当前位置:首页 访谈

聚焦肿瘤最新进展 传递前沿治疗理念——2024年CSCO学术年会河南肿瘤专家系列访谈三

2024-11-05 11:09 来源:大河网

  2024年9月25日—9月29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举办的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市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本届大会主题为“以患为本 共享未来”。大会将继续秉承CSCO的根本宗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内外临床肿瘤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鼓励支持临床研究和创新,提倡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基础上的精准肿瘤学,积极推动学科发展。

  会议期间将继续举办肿瘤治疗和抗癌新药临床研究等一系列专题学术论坛,聚焦肿瘤临床前沿,邀请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做精彩的进展报告或者讲座,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临床肿瘤学领域的新观念和新动态。继续举办特色“药物临床研究创新专场”,介绍优秀的原创性临床研究,邀请著名专家进行点评。

  年会期间,大河网组织邀请我省肿瘤界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盛会并在会议期间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大河网“中原大健康”根据目前国内肿瘤临床前沿一些热点问题对我省部分肿瘤专家进行系列访谈。本系列访谈得到江苏先声再明医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本期访谈邀请到的嘉宾为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内二科的闫相涛教授。

  一、评价这些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前景和挑战

  这些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确实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面临

  着不少挑战。让我们对其前景和挑战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

  1.精准医疗

  前景:

  - 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副作用

  - 可能降低总体医疗成本

  挑战:

  - 高昂的检测成本可能限制其广泛应用

  - 需要大量临床数据支持个体化治疗决策

  - 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需要谨慎处理

  2.免疫治疗

  前景:

  - 在某些癌症类型中表现出显著的长期疗效

  - 可能与其他治疗方式产生协同效应

  挑战:

  - 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

  - 可能引发严重的免疫相关副作用

  - 高昂的治疗成本

  3.微创和精准局部治疗

  前景:

  - 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

  - 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挑战:

  - 需要先进的设备和高度专业化的操作技能

  - 可能不适用于广泛转移的晚期肿瘤

  4.肿瘤异质性的个体化对策

  前景:

  - 有助于克服肿瘤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 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挑战:

  - 技术复杂,成本高昂

  - 需要频繁的监测和治疗调整,可能增加患者负担

  5.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前景:

  - 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 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挑战:

  - 需要完善的医疗体系和专业团队协作

  - 可能增加医疗资源消耗

  6.新型给药方式和剂型

  前景:

  - 可以提高药物利用率,减少副作用

  - 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挑战:

  - 开发成本高,可能增加药品价格

  - 需要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支持

  7.肿瘤预防和早期筛查

  前景:

  - 有望显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 可能降低总体医疗成本

  挑战:

  - 需要大规模人群参与,实施难度大

  - 可能存在过度诊断和治疗的风险

  8.生活质量管理

  前景:

  -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挑战:

  - 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

  - 可能增加医疗成本

  9.肿瘤耐药机制研究

  前景:

  - 有望克服肿瘤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 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挑战:

  - 耐药机制复杂,研究难度大

  - 新药开发周期长,成本高

  10.远程医疗和数字化健康管理

  前景:

  - 可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 有利于实现连续性医疗管理

  挑战:

  - 需要完善的技术和法律支持

  - 可能面临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总的来说,这些新兴治疗方法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

  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它们的广泛应用还面临着技术、经济和伦理等多方面的挑战。未来,需要医疗界、科研机构、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发挥这些新方法的潜力,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谨慎和理性,在追求创新的同时,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的可及性。

  二、早期筛查有哪些新的方法或技术

  早期筛查是癌症预防和控制的关键策略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

  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早期筛查方法和技术。以下是一些较为先进的早期筛查方法:

  1.液体活检技术

  前景:

  -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 (ctDNA)或循环肿瘤细胞(CTC)来早期发现癌症

  - 相比传统活检,创伤小、可重复性好

  - 可用于多种癌症类型的筛查

  挑战:

  - 灵敏度和特异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 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仍需完善

  - 成本较高,可及性有限

  2.多组学筛查

  前景:

  - 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种组学数据

  - 可提供更全面、精确的健康状况评估

  - 有潜力实现超早期癌症检测

  挑战:

  - 数据整合和解释复杂

  - 需要强大的生物信息学支持

  - 成本高昂,目前主要用于科研

  3.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

  前景:

  - 可提高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的准确性和效率

  - 有助于发现人眼可能忽视的微小病变

  - 可减轻放射科医生的工作负担

  挑战:

  - 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训练数据

  - 算法的可解释性和可信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 医疗责任界定问题需要明确

  4.新型分子标志物检测

  前景:

  - 开发针对特定癌症类型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标志物

  - 可通过血液、尿液等非侵入性方式获取样本

  - 有望实现某些癌症的超早期检测

  挑战:

  - 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周期长

  - 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需要大规模验证

  - 假阳性问题需要解决

  5.微生物组分析

  前景:

  - 通过分析肠道、口腔等部位的微生物组成来评估癌症风险

  - 可能为某些癌症类型提供早期预警信号

  - 非侵入性,患者接受度高

  挑战:

  - 微生物组与癌症的关系仍需深入研究

  - 个体差异大,标准化困难

  - 临床应用还需时日

  6.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健康技术

  前景:

  - 实时监测生理指标,及早发现异常

  - 可收集长期、连续的健康数据

  - 有助于个体化健康管理和风险评估

  挑战:

  - 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保证

  - 隐私保护问题需要重视

  - 医疗级别认证的设备仍然有限

  7.新型内镜技术

  前景:

  - 如胶囊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等

  - 可实现消化道等部位的微观观察

  - 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挑战:

  - 部分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

  - 操作要求高,可能需要专业培训

  - 成本较高,推广应用有限

  8.呼气检测

  前景:

  - 通过分析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筛查某些癌症

  - 无创、快速、患者接受度高

  - 有望成为某些癌症的初筛手段

  挑战:

  - 特异性和敏感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 标准化程度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 临床应用还需更多研究支持

  这些新型筛查方法和技术为癌症早期发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

  而,它们大多还处于研究或早期应用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和技术优化。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我们有望建立更加高效、精准的癌症早期筛查体系,从而显著提高癌症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平衡筛查的效益和风险,避免过度筛查和过度诊断,确保筛查项目的科学性和成本效益。

  三、新辅助治疗的用药安全

  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或放疗等根治性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治疗,主要用于局部晚期肿瘤。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同时也可以早期控制微转移。然而,新辅助治疗的用药安全性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以下是关于新辅助治疗用药安全的几个重要方面:

  1.药物选择

  安全考虑:

  - 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和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 优先选择已在新辅助治疗中得到充分验证的药物

  - 考虑药物的毒性谱和患者的耐受能力

  风险:

  - 不恰当的药物选择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 可能影响后续手术的时机和安全性

  2.剂量调整

  安全考虑:

  - 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等个体因素调整剂量

  - 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剂量

  - 平衡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

  风险:

  - 剂量过高可能导致严重毒性反应

  - 剂量过低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3.不良反应管理

  安全考虑:

  - 制定详细的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方案

  - 对常见和严重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

  - 建立多学科团队,及时处理复杂不良反应

  风险:

  - 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治疗中断或延迟手术

  - 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4.药物相互作用

  安全考虑:

  - 全面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 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可能影响药效或毒性的相互作用

  - 必要时调整给药方案或更换药物

  风险:

  -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 可能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

  5.特殊人群用药

  安全考虑:

  - 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特殊人群进行个体化用药方案设计

  - 考虑这些人群的药物代谢和排泄特点

  - 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监测和剂量调整

  风险:

  - 特殊人群可能更容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可能需要权衡治疗获益和风险

  6.长期安全性

  安全考虑:

  - 关注新辅助治疗对后续治疗的影响,如手术并发症风险

  - 评估对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和器官功能的影响

  - 考虑潜在的远期不良反应,如继发肿瘤风险

  风险:

  - 可能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 可能增加某些并发症的风险

  7.新型药物和联合治疗

  安全考虑:

  - 谨慎使用新型药物,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药物等

  - 在临床试验中评估新的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 密切关注新型药物的特殊不良反应

  风险:

  - 新型药物可能有未知的安全性问题

  - 联合治疗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复杂性

  8.患者教育和沟通

  安全考虑:

  - 充分告知患者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和可能的风险

  - 教育患者识别和报告不良反应

  -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

  风险:

  - 患者对治疗认知不足可能影响依从性和安全性

  -沟通不畅可能导致不良反应被忽视或处理不及时

  总的来说,新辅助治疗的用药安全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和管理。医疗团队需要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和临床指南,结合患者的个体特征,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患者的积极配合和良好的医患沟通也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辅助治疗的效果,同时降低相关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本期嘉宾简介

  闫相涛 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二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委会 常委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河南省肺癌专委会 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 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 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肿瘤临床精准诊断与治疗、化疗专委会 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 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 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胃癌、食管癌、老年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 委员

  曾获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厅级成果奖4项,发表SCI、中华、国家级核心论文二十余篇

责任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