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0月20日电(记者 于也童)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由于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骨质疏松症往往呈现患病率高、知晓率低的特点。身体出现何种异常是骨骼在“报警”?哪些人群更易患上骨质疏松?如何更好预防?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其引发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多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健康。
“骨质疏松症疾病信号不明显,人们往往骨折后到医院就诊,才发现自己患上了骨质疏松症。”但这一疾病并非完全无迹可寻,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韩涛提示,当身体出现以下异常时,要考虑是骨质疏松症释放的信号。
“我们可以试着压一压腰背部,感受一下有没有酸胀疼痛。”韩涛说,对提重物、咳嗽后突发出现的局限于腰背部的疼痛,或长期出现的慢性腰背痛,要警惕是否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专家提示,还可测一测自己的身高是否大幅变矮。“如果身高比年轻时下降4厘米以上,建议到医院进行骨质疏松筛查。”韩涛还表示,若腰背、手腕等部位轻轻摔一跤就骨折的,也要考虑是不是骨质疏松症。
哪些人群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门诊副主任兰翀提示,骨质疏松更容易找上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缺乏引起骨量丢失,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此外,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不爱运动、常熬夜、爱喝碳酸饮料、经常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年轻人也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专家建议,骨质疏松症患者除适当锻炼和药物治疗外,饮食的合理搭配也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多吃高钙、富含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注意低盐少糖,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和碳酸饮料等对骨骼健康不利的饮品。”韩涛提示,高龄老人、更年期女性等特殊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