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患阿尔茨海默病5年后,退休女教师竟然在家跳起了舞蹈

2024-07-04 13:3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妻子患阿尔茨海默病5年,明明她就在我身边,却好像早已离开了我,没想到这次手术治疗恢复这么快,谢谢郑州市中心医院又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杨女士的爱人刘先生说。

杨女士退休前是大学老师,漂亮又有气质。2019年,杨女士经多家医院检查评估,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曾经是有知识、有才干、有能力、有活力的成熟睿智女性,现在杨女士成了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病人,不认识家人、不认识自己,不会吃饭、甚至不会睡觉……

刘先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带杨女士四处求医,但病情持续恶化。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先生在手机上看到了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可以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已有20余位患者获益。这让刘先生欣喜万分,一家连夜坐高铁来到了郑州市中心医院豫欣老年病医院。医院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团队为杨女士进行了全面术前检查及评估,发现杨女士属于重度认知障碍,伴有肌强直、震颤、睡眠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一系列问题。

该院豫欣老年病医院业务副院长汪桂青推荐杨女士采用医院新开展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很快,杨女士在医院显微外科接受了王飞云主任及其团队的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手术接近4小时,非常成功。

术后两小时,杨女士可与家人简单交流,说话有回应。

术后第1天,眼神可追视、肌张力改善、可认出家人、叫出家人名字。

术后第3天,表情自然、语言内容增加、肌张力持续改善,走路肩背平直、吃饭情况好转。

术后第5天,杨女士腰板挺直了,走路接近正常人,住院期间,她看到地上洒的有饭菜,自己还蹲下把菜擦了擦,把桌子也擦了。

术后第7天,杨女士从原来"变形"的身体又回归到了正常的状态。除了身体变化,人也精神了,能跟家人进行简单的对话,甚至还会调皮地开起小玩笑。

术后18天刘先生给医生发来视频,杨女士能自己吃鸡蛋了,术后20天杨女士在家转圈圈,竟然跳起了简单的舞。

刘先生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变化,整个家庭都弥漫着喜悦的气息,刘先生在满满三页纸的感谢信中写道:“我的家庭,五年来第一次看见了曙光。”

汪桂青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不可逆的大脑疾病,就像脑海中的橡皮擦一样,慢慢抹去一个人的记忆,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就像乘上了一辆单向的大巴车,中途无法停车,随着“大巴”的前行,疾病逐渐恶化,生活开始变得暗淡,忘记家人、朋友,最后孤独地驶向黑暗的终点。每过三秒,全球就会新增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老年痴呆),医院开展的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手术已经初见成效,20多位患者通过手术,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果您感觉自己和家人记忆力出现了问题,可以对照下面的自测表,有问题可前往记忆门诊进行咨询。(陈亚平)

责任编辑:林辉  审核 :阎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