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林辉通讯员李红
“哇!祝贺啊祝贺!”近日,在午夜时分,河南省胸科医院介入手术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这意味着这一台历时5个小时的高难度的瓣周漏封堵手术成功。
今年72岁的于老先生,18年前曾在郑州某三甲医院实施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术后多年随访效果不错,近些年来院复查减少。
近两个月来,于老先生出现胸闷、气促等急性心功能衰竭症状,并持续加重。为进一步诊治,老人转往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一病区治疗。
入院时,于老先生左心收缩功能(EF)值只有22%,随时可能心脏骤停甚至死亡。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二尖瓣位机械瓣瓣周返流,瓣周漏面积达16平方厘米,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但由于老人心功能极差,不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院长袁义强在仔细研究了病例后,认为可行介入手术,并在随后的多学科会诊讨论中制订了手术策略。
次日晚上7点,袁义强带领张瑞成主任、李靖副主任、黄琼副主任等心内及心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为于老先生行瓣周漏封堵术。
袁义强说,这个手术的难点主要有:一是由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紧邻,呈80度锐角,瓣周漏位置就位于两瓣之间夹角处位置,操作空间狭小,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像两扇开合的“门”,在这两个“门”之间上封堵器,很容易将其中一个“门”卡住,如不能自然开合,意味着手术不成功。二是瓣周漏缝隙长度5毫米,宽度较窄,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缝隙,导丝和鞘管(带着封堵器)难以通过。
介入手术的特点是术者无法直视手术部位,主要通过食道超声和X线来看导丝通过,这要求医生对心脏血管的走向和通路了然于胸。同时,导丝从股静脉进入左心房,走的不是一条直路,需要拐好几个弯,全凭医生丰富经验练就的手感和耐心。
近午夜12点时,导丝带着鞘管终于插入瓣周漏缝隙,当封堵器打开,将瓣周漏严丝合缝地堵住,手术室里一片欢腾。
术后,于老先生转入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一个小时后清醒,四肢活动正常。第二天转回普通病房,恢复顺利。
张瑞成提醒做了换瓣手术的患者:即使术后长期恢复良好,也尽量不要做重体力劳动,如长跑、搬重物等,和衣食住行相关的日常体力劳动是可以做的;但不管哪种劳动,原则是不要让自己累着;按时复查,有不适症状应及时诊治。
河南省胸科医院惠民举措:
1.所有专家常年免挂号费;
2.全省范围内免费转运急、危、重症患者;
3.免费救助0至18周岁先心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