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为什么“约三分之二的孩子未充分享受到母乳喂养益处”?

2021-08-24 10:02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母乳是婴儿的黄金食品,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儿患病风险,且有利于产妇身体健康。但近20年来,我国母乳喂养率一直在下降,很多妈妈重返职场后就很难具备继续母乳喂养的条件。要提高母乳喂养率,还需多方支持。

  今年8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母乳喂养周。《工人日报》记者在云南省昆明市几家医院的产科、儿科采访时发现,20位妈妈或准妈妈中,选择在0到6个月给宝宝进行纯母乳喂养的人仅占20%。部分妈妈反馈,会在宝宝头3个月纯母乳喂养,第4个月起添加配方奶粉等。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赖建强说,母乳是儿童出生后最佳的营养来源,母乳喂养使母亲和婴儿都受益,婴儿出生后应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数据显示,全国约三分之二的孩子没有充分享受到母乳喂养的益处。

  母乳喂养好处多,但比例低,这是为什么?

  因乳腺发育等原因不能母乳喂养的仅占5%

  新手妈妈何女士是一位坚定的母乳喂养支持者。她对记者说:“哺乳初期就经历了生理性涨奶,乳房硬得像石头,我也挺过来了。母乳喂养能增进我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亲喂成功之后有一种成就感,作为妈妈,被需要的感觉非常强烈。”

  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医生杨淑媛告诉记者,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乳是婴儿最安全、最完整、无公害、绿色环保的纯天然食物,已经发现母乳中的有益物质超过400种,它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和抗体,是婴儿的黄金食品。

  “母乳喂养经济实惠、安全便捷,是妈妈能够给予宝宝最安全的‘粮仓’。母乳喂养不仅能增强婴儿抵抗力,而且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减少乳腺癌的发生。”杨淑媛介绍,大约95%的妈妈是可以实现纯母乳喂养的,只有5%左右的妈妈因为乳腺发育或激素等原因无法实现母乳喂养。

  有的职场妈妈只能“在卫生间挤奶”

  “为了让宝宝吃上奶,我经历了开奶之难、少奶之愁、堵奶之痛、背奶之窘、夜奶之崩。”孩子4个月大的钟颖道出了自己母乳喂养的艰难,“宝宝吞咽能力还不够强,亲喂时经常呛奶、哭闹,如果要外出,专门用来哺乳的地方也很少。”

  钟颖休完产假后准备背奶上班,但公司没有设置母婴室,要去洗手间吸奶。“我更担心工作和吸奶时间产生冲突,遇到会议或紧急任务时,根本走不开,吸奶频繁了怕老板有意见,不勤吸又怕回奶。”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没有成功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前期阶段其实具备很好的喂养基础。但从产假结束、恢复工作后,问题就不断涌现。忙碌的工作让职场妈妈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宝宝,无法亲喂孩子,乳腺得不到应有的刺激,产奶量随之降低。而很多原本坚定的妈妈则因为没有吸奶室、吸奶耽误工作等压力,不得不放弃母乳喂养。

  记者询问了身边15位有过或正在“背奶”的妈妈,她们都是白天上班前或在上班时间,通过吸奶器将母乳吸出,存入冰包。其中,仅有2人所在的单位有哺乳室,有7人需要利用办公室、储藏间或者会议室等临时场所挤奶,有1位则只能在卫生间挤奶。

  大多数职场妈妈的产假只有4个月,产假结束后就需要“背奶”,而职场环境却未必能提供相应的隐私环境。有些女性乳汁分泌较为充裕,会在自己无法预料和控制的情况下弄湿衣服,使得离开家门的活动都变得不方便。

  《中国城市母婴室白皮书》显示,我国城市总共拥有的母婴室数量仅有2643间。在已配备母婴室的城市中,只有7座城市拥有超过100间母婴室,二线及以下级别城市母婴室数量平均不足10间。

  另有统计显示,北京是全国拥有母婴室最多的城市,但90%都在商场、机场、地铁站等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区域。

  配方奶粉销售量在逐年增长

  近20年来,我国母乳喂养率一直在下降,全国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约30%,低于国家设定的50%的目标。同时,我国的配方奶粉销售量在逐年增长。

  云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医生张蕙兰说,新生儿因为胃容量小,往往每隔一小时左右就需要喂哺,新生儿是“按需喂养”,会造成母乳亲喂的产妇严重睡眠不足;就算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哺乳时间可以逐渐拉长,依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影响产妇的休息,尤其是无法得到完整的夜间睡眠,对精神和身体都是负担。

  同时,婴儿配方奶粉市场的过度营销活动,也对一些妈妈们产生了影响。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何湘萍表示,首先是职场妈妈需要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念。其次是需要工作单位和社会对母乳喂养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制定工作场所支持母乳喂养的政策;对员工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设立母婴室;允许哺乳期女职工有弹性工作时间,方便她们在上班期间挤出母乳;给哺乳期的女职工更多工作方式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相关法律法规要对工作单位支持母乳喂养提出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并辅之以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但是否进行母乳喂养、用什么方式进行母乳喂养,毕竟还是女性本人承担最多,因此也应在充分科普教育和引导的基础上,对女性的选择予以理解和支持。(记者黄榆)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