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河南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和生育大省,公众在响应防疫号召,实现新冠疫苗“应接尽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儿童常规疫苗的接种。近日,人民网邀请中国疾控中心郝利新主任医师、河南省疾控中心免规所张肖肖副主任医师、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张峰主任医师等专家,就后疫情时期做好儿童常规免疫特别访谈。
河南全省陆续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新生儿高发传染病亦须警惕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般认为,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60%至70%才能建立全民保护。” 目前,河南省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有序开展。
“除了新冠之外,河南省常见的新生儿传染病如手足口、肺结核、百日咳等疾病的传染性比新冠病毒更强。”专家表示,“家长们一定要对传统的婴幼儿易感传染病引起重视,包括百日咳、脊髓灰质炎、肺炎以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引起的侵袭性感染等,不仅低龄高发,而且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并发症也更多,给儿童带来疾病负担非常重。”以百日咳为例,有研究显示,1岁以下婴幼儿占我国百日咳病例的64.33%,并且1岁以下的病例中,有近50%都在3月龄以下,这个年龄段的患儿也更容易发生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百日咳脑病这样的严重并发症。
防疫专家特别提醒,目前新冠疫情尚未结束,新冠疫苗又即将开始大规模接种,但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当下这种情况而耽误,或者忽视了儿童常规疫苗的接种。因为万一不幸感染,患儿容易发生严重疾病,甚至产生终身的影响,只有及时为宝宝接种疫苗,才能够对这些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预防。
家长需为孩子尽早规划疫苗方案,牢牢抓住二月龄免疫黄金点
对于河南的家长们来说,在当前的情况下,选择高效、免疫效果好的疫苗接种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又要保证宝宝及时接种疫苗,又想少造访人员密集的接种门诊、避免交叉感染,还想尽早帮助孩子预防尽可能多的传染病,能大大提高接种效率的联合疫苗不失为一种一举多得的解决方案。联合疫苗,简单来讲,能够同时预防多种疾病。其中,五联疫苗是目前国内能够预防疾病数最多的联合疫苗。
联合疫苗可以有效提升接种效率。例如,五联疫苗同时包含了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简单来讲就是“一苗防五病”,能够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以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发的侵袭性感染。上述疫苗按照常规疫苗方案分开单独接种,宝宝共需要接种12次,而五联疫苗可以将总接种次数减少到4次,也就是说,一共可以减少8次接种,极大提高了接种效率,减少来往接种门诊的次数,减少在人流聚集处交叉感染的风险。
为了给宝宝及时的免疫保护,家长也需要重视疫苗的接种时机。由于婴儿出生后,其体内的母传抗体不断衰减,到2至6月龄这个时间段,宝宝体内免疫球蛋白严重不足,可能会面临免疫“空窗期”,感染疾病的风险增高。而正如前面说的,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白喉等疾病,都有低龄高发、低龄重症的特点。因此,WHO等权威机构建议,脊灰疫苗应于2月龄开始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等疫苗均建议从6周龄起始接种。
2月龄是儿童免疫接种的黄金时间点,家长应该及时把握2月龄这个时间窗,提前规划,尽早给孩子接种儿童常规疫苗。但国家免疫规划的百日咳疫苗要到3月龄才能接种,而选择五联疫苗的话,就可以将接种时间提前到2月龄,降低孩子在2至6月龄免疫空窗期的感染风险。
高效排苗,积极询问,主动构筑免疫“预防”墙
宝宝健康爸妈有责,非免疫规划疫苗和免疫规划疫苗同等重要,多做功课不能盲目。对于周岁内儿童的家长来说尤其需要注意,宝宝在一年内需要接种的各类常规疫苗繁多复杂,主动规划疫苗接种排期必不可少,一定要尽早规划、高效接种。例如,家长们可以尽量把握住宝宝2月龄免疫黄金点,根据儿童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为儿童接种包括百白破、脊灰和Hib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在内的疫苗,可以选择12剂次的常规接种方案,也可以选择4剂的五联疫苗接种方案。
除此之外,应在科学、高效排苗的基础上,主动选择自己想让孩子接种的疫苗,并主动向接种点询问是否有苗。让科学的排苗计划转化科学的接种行动,为孩子构筑起坚实的免疫“预防”墙。
疾控专家再次提醒河南全省的各位家长:“目前疫情尚未过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家长应注意宝宝的日常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回到家中要勤洗手,并定期对宝宝的用品、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