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爱心齐聚,白血病男童“小可”干细胞移植成功“出仓”

2020-09-15 15:2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尧青 通讯员 姜伟)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河南“小可”(化名)一岁生日时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1,祸不单行,一年后他的爸爸也得了同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而他的姑姑又是一位需要24小时看护的智力障碍,爷爷奶奶早已年迈……

医护人员组织捐款,全国爱心人士积极捐助,近日,白血病男童“小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经过移植仓内40多天的护理后,顺利出仓转入普通病房了!记者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见到了十分可爱的患儿“小可”。

  小可顺利出仓

小可白血病复发 | 家人不忍看着可爱生命的逝去

小可在1岁多时便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为了给孩子治病,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农村干农活、打工赚钱,不够就四处借钱,总体上还能勉强维持。可就在一次血库告急,小可爸爸去献血,才发现爸爸血小板少,后被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这对这个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1年前,小可白血病复发了,医生通过对他的病例进行综合考虑,发现小可和他爸爸有共同的基因,也就是说小可的白血病是爸爸遗传,小可一出生便患有白血病。

这个家庭无力给孩子治疗,可复发后的小可经常流鼻血,因贫血脸色非常苍白,原本活泼的孩子变得全身困乏不能动。爷爷奶奶不忍心这样让孩子天天在家里等死,于是,爸爸在家照顾智力障碍的姑姑,他们带着小可来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爱心汇聚拯救小可 | 通过网络小可筹到“救命钱”50余万

再次来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时,小可糟糕的状态让该院血液科二病区副主任王娴静感到十分担心,白细胞最高时达到38.6×10^9/L ,外周血原始细胞数高(最高92%),血小板低(最低2×10^9/L),反复发热,并在入院后左下颌出现肿块伴红肿热痛......所有的检查指标与身体状况在不断地传送着生命危急的“警报”!

王娴静凭借多年的小儿血液病临床诊治的经验,综合小可的个人情况,积极给予降白、输血小板、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缓解症状,但让王娴静始终牵挂与担忧的是,小可的爸爸该如何面对治病产生的巨额医疗费及后期骨髓移植的费用。

治病,是医者本能;捐款献爱心,就是大医博爱的本性!自从接收了小可这个特殊的病人,工作之余王娴静从自己和身边的人发动,不仅鼓励血液科二病区团队医护人员对小可进行捐款和予以更多关心照顾。主管医生赵兰君、责任护士杨静等给孩子做饭、买水果、买玩具......并且协助小可的爸爸通过自媒体平台寻求更多社会的关注与帮助。

  小可在医院治疗

医护人员经小可家人同意后,通过抖音等时下比较热门的网络自媒体等平台,向社会传播小可的故事,并鼓励爱心人士献出绵薄之力。一时间,小可的故事得到全国各地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与捐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截至目前医务人员帮助小可筹到“救命钱”50余万,而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地增加。每一个爱心的数字跳动,都是这个世界的爱在一点点凝聚,这份爱化作隐形的翅膀在保护着小可健康长大,为这个家庭带来更多的希望。

曙光照进来了!之后,小可启动再次诱导治疗,他的血象逐渐恢复正常,外周血未见原幼细胞,下颌肿块消失......小可的病情在一点点地好转,家人的脸上终于看到了发自心底的微笑。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移植为小可带来新的希望

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让小可的爷爷奶奶看到了“生”的希望,于是医护人员根据小可情况制定更长久的方案,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可大大降低复发的风险。

医护人员帮助小可在中华骨髓库找到十多个供体,很遗憾的是,和小可的配型不完全符合。小可的移植主管医师王会丽介绍,配型不合会出现很严重的排异反应,引起生命危险或者生活质量,比如引起胃肠道的排异一直拉肚子等。一般干细胞移植直系亲属都是可以的,小可没有兄弟姐妹,无法找到同胞全相合供体移植,父亲患病,这时,只能联系小可的母亲捐骨髓救儿子。

“母亲生过孩子,怀孕三次,也存在排异反应风险,最后通过间充质干细胞来降低受体免疫排斥反应,目前这个技术费用比较贵,好在有基金会帮助小可。最后干细胞移植非常顺利,排异并发症很少。”王会丽说。

小可的临时“妈妈” | 移植仓内她们像妈妈一样爱护小可

“小可移植后在无菌仓里,家人不能进去,只能通过外面的视频看看他,在无菌仓里的这段时间都是护士们帮忙照看,可以说护士们像妈妈一样对待他。”小可奶奶说。

小可在移植仓,一直哭闹厉害,指着墙壁大喊“我害怕,有大灰狼!”,护士们便轮流在仓里照顾他,想尽办法给哄他,解除孩子的恐惧心理,一连几个小时抱着他,他被哄睡了,护士也是全身酸痛。一连3、4天的时间,小可才消除了内心的恐惧,不在哭闹。这些照看护士中有位没结婚,她抱着“小可”,仿佛就是小可的“妈妈”一样。

  小可为其他孩子送“苹果”

4岁的小可在仓里无聊想看动画片,护士就把自己家孩子的玩具带来,小可想要什么玩具护士们就买给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小可的病情一直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她们经常会问小可开心吗?王会丽说,“小可在无菌仓一个多月时间,闯过一道道抗排斥、抗感染关,有护士‘妈妈们的爱、有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怀,他过得非常开心,大家的爱心孩子一步步走到今天。”

“妈妈的造血干细胞终于开始在小可的体内生长,这对于每一个骨髓移植患者来说是最大的好消息,移植到体内的干细胞如果不生长的话就意味着移植不成功,需要重新移植。”王会丽告诉记者,让人开心的是小可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的数量不断增加,最后达到‘出仓’要求。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