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当医生生病时,他们是如何选择医生的?

2020-05-12 11:2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什么?医生也会生病?当然,医生是人,不是神。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

那医生生病时,都是自己给自己看病吧?这倒不一定,术业有专攻嘛。

不过,医生在求医时,确实比普通人更有优势,为啥?因为大家都是圈内人。哪个专家擅长啥,哪种疾病找谁看,他们基本上门儿清,不会病急乱投医。

所以,偷偷地告诉你,如果是圈内人士经常找的医生,那么他的技术保管没得说。郑州颐和医院副院长黄遂柱教授的患者交流群内,就有不少人本身就是医生,而且不乏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

话不多说,咱举个例子。

84岁的王老爷子

生病了找谁看,这可是件技术活儿,不过对于84岁的王老爷子来说,这都不是事儿。为啥?因为王老爷子可是有“身份”的人,退休前,他是郑州某三甲医院的医生,几乎将一辈子奉献给了医学事业,对圈内专家的专业擅长也熟知一二。

退休后的王老爷子,开始享受天伦之乐。但两年前,他的左侧髋部出现疼痛,并呈进行性加重,导致行走困难、活动受限,只能长期卧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无奈之下,王老爷子于今年4月11日,由家人陪同来到郑州颐和医院,找到了医院副院长、骨三科主任黄遂柱教授。

“虽然不认识,但是早有耳闻,黄院长在业内口碑很好,值得托付”,已是耄耋之年的王老爷子,说起话来头脑依然清晰。

但他毕竟年事已高,再加上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左前降支轻度狭窄、脑梗塞等多种基础疾病,因此要对王老爷子进行手术,还相当有难度,风险也较大。

考虑到老人的强烈愿望,在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黄遂柱副院长决定为其实施左侧髋关节置换术,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及防范措施,以把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4月20日,由黄遂柱副院长主刀,在全麻下为老人行左侧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意识较为清醒,仅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手术。

术后,老人安返病房,自我感觉良好。在医护人员的康复指导及精心护理下,老人恢复很快,术后第一天即可扶助推车行走,术后第二天可在家属搀扶下行走,不久又能独立行走。

五一期间,王老爷子病愈康复,他笑呵呵地自己走出了病房,入院时的低落心情早就一扫而空。看着老人的样子,家属也忍不住为骨三科医护团队竖起了大拇指,连连表示感谢!

近期,除了王老爷子,骨三科还接诊了多名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的高危患者。其中,72岁的男性患者陈某,在十年前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五年前经手术治疗但效果不佳,之后又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脑梗死后遗症等。72岁的女性患者张某,六年前开始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既往还有高血压、严重心率失常(房颤)等基础病。在黄遂柱副院长主刀下,经膝关节置换术,他们目前均已能自行行走,康复出院。

黄遂柱副院长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功能,给予患者新的希望。

专家介绍

黄遂柱,郑州颐和医院副院长,骨三科(关节与运动医学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原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关节病区主任。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运动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运动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中华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学组组长,河南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兼关节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医院质量控制分会常务委员。

专业擅长:关节镜、人工关节置换术,对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肩、髋、膝、踝、腕关节疾病和髋、膝关节置换术有较高造诣;对运动损伤疾病、关节疾病和骨质疏松性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有6000例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手术经验。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出版医学专著2部,获省、厅科技成果3项。


责任编辑:陈思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