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2020年3月16日,经过5个小时的生命接力、12个小时的高难度手术,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学科联合努力下,一位年轻患者成功接受心脏移植联合双侧肺叶移植手术。据悉,该手术为中国国内首例。
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从诊断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到需要气管插管、ECMO维持生命,仅4天时间。
3月14日,患者需要紧急从当地医院转入郑大一附院,以备心肺移植手术。由于其病情复杂,转运风险极大,郑大一附院派出胸外科大夫和ECMO医生陪同转运。加之患者伴有严重出血,该院血库紧急备血,ICU、ECMO团队提前做好准备,等待患者到来。
最终,在郑大一附院心肺移植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患者被平安护送至ICU。生命接力,继续上演。
该院心肺移植团队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稳住患者病情进展,同时抓紧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供体。
3月15号凌晨,重庆市有一位脑死亡患者捐献,供体与患者配型成功。当天上午,郑大一附院紧急召开大会诊,由该院心肺移植团队与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院长共同探讨治疗方案并制定相关预案。下午,4位团队成员前往重庆对供体进行评估、维护。整个评估、维护过程一直持续到凌晨。
来不及休息,郑大一附院心肺移植团队于16号早10点30分在重庆医院开始供体获取,11点40分由医院赶往重庆江北机场,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协助下,开放绿色通道,飞机于14点47分提前30分钟落地郑州。
3月17号凌晨1点,手术成功结束。心脏移植联合双侧肺叶移植手术由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院长、郑大一附院心外科张新教授、胸外科赵高峰教授联合主刀。
术后,赵高峰感慨,“这次手术是一场硬仗”。患者基础条件极差,10天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循环不稳定又使用V-A ECMO 9天,急诊行房间隔造瘘术后8天,同时伴有严重的出血征象。手术过程中广泛渗血,由于供体器官体积偏大,主刀医生们采取突破性的心脏移植联合双侧肺叶移植的手术方式,解决了容积不匹配的问题,这种手术方式在国内是首次使用。
“整个手术历时长,难度高,对团队成员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赵高峰说,今后他们也将再接再厉,用更好的技术造福更多的患者。(张黎光 方泽民 孙逸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