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7年前,非典疫情肆虐,他踊跃投入抗击非典斗争;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他再次逆向而行,勇敢冲上抗疫最前线,战斗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他是一位“老兵”,他就是平顶山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宏。
3月11日,大河网记者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现场,见到了撤出隔离病区后刚刚结束14天隔离的刘宏,并请他给我们分享了在战疫一线的故事。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也是使命
50岁的刘宏,从事医疗救治工作26年,在重症医学科干了13年,他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平顶山市一院迅速成立医疗救治队进驻市传染病医院。刘宏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积极要求去隔离病区工作。
1月23日,在得到院党委批准后,刘宏带领团队连夜在该市传染病院成立重症抢救室,从接到指令到完成任务他们仅用3个多小时,为救治重症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生命重于泰山。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在重大疫情面前,医生必须勇往直前。”刘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他深知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但他不但与非典斗争过,还抗击过甲流,所以他并不觉得害怕。
刘宏打了个比喻,“医生与病毒作斗争,就像军人打仗,命令一下就往前冲,没时间考虑那么多”。
不足5厘米,他近距离贴面救治患者
谈到在一线工作中印象最深刻、最紧张的救治经历,刘宏讲了一个“5厘米”的故事。
那是2月初的一个早上,刘宏正从住地赶往医院,在路上他接到值班大夫的电话,说有位重症病人突发紧急状况,需要急救。
“这个病人的情况我非常了解,前一天状况还很稳定,吃早饭前我跟值班医生通电话还询问过他的情况。”刘宏说,事发紧急,这个时候必须分秒必争。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穿防护服,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然后跑进病房。
赶到病房,刘宏发现,病人的氧和非常低,需要立刻做气管插管。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被雾气遮挡,视线模糊不清,手上戴3层手套也变得不够灵活,在这种情况下,做气管插管难度可想而知。
“在重症一线工作多年,我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也参加过抗击非典,我主动提出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刘宏说,为了保证操作的准确性,他必须将脸贴近患者的口鼻处实施气管插管,近距离直面病人呼吸道。好在操作比较顺利,病人氧饱和度也慢慢恢复。
后来同事拿着当时的照片告诉刘宏,当时他的脸距离插管的位置应该都不到5厘米,非常危险,因为气管插管暴露声门瞬间以及气管插管时,病人会喷射出大量病毒气溶胶。
但是刘宏却说,作为医生,抢救病人的生命是他们的使命,那个时候根本没时间想是不是危险。
疫线坚守35天,没有重症他才肯撤出
从1月23日走进隔离病区,刘宏始终战斗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连续奋战30多天未下一线。
连续工作近一个月后,医院为大家的身体健康考虑,派出第二批队员来接替刘宏他们。刘宏却提出来留下继续工作。“因为我所有重症患者的治疗和协调工作我都比较熟悉,假如我随第一批队员一同撤离,势必给后续工作带来不便,当时还有7名重症病人我放心不下,所以我选择留下,无论是对于患者的救治还是对后续队员熟悉情况,都比较好。”
到了2月26日,部分重症病人转往省级医院,剩余的重症病人转轻后,刘宏才从隔离病区撤出。
火线入党,他在一线提交入党申请
在战疫一线,刘宏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刘宏一直是个无党派人士,作为一名医生,他觉得救死扶伤是第一任务,是不是党员不重要,做好本职工作才最重要。
“我们医院医疗队进驻市传染病医院之后,很快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所有党员在进病区前重温入党誓词,我当时在现场,那种身在其中受到的感染和冲击,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刘宏说。
面对突发的疫情,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央的部署下,全国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万众一心,共产党员不怕危险,冲锋向前,用这么短的时间控制疫情、扭转局面,让刘宏深深感受到了党的凝聚力。“我迫切地想成为这其中一员,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所以我以最快的速度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据介绍,刘宏的入党申请已被组织批准,目前已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张黎光/文 贾志昊/视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