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如果你去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旅游,一定要记着防蚊,因为经蚊媒传播引起的登革热在7~9月份高发。河南省已有100多例登革热输入病例,超出往年输入病例的好几倍,绝大多数是在柬埔寨感染发病。
河南省已有100多例登革热输入病例 多为柬埔寨感染发病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副所长黄学勇介绍,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近年来我国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陆续发生本地登革热暴发和流行。今年以来,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因雨水充沛,适于白纹伊蚊滋生,登革热发病例数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
河南省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和出境旅游大省,赴东南亚国家旅游、学习、务工者等人数较多,感染风险很大。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00多例登革热输入病例,超出往年输入病例的好几倍,绝大多数是在柬埔寨感染发病。随着登革热输入病例的增多,本地暴发登革热疫情风险越来越高,局部地区出现暴发疫情。
登革热初期症状似感冒 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给人,黄学勇说,该病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多数4~7天,大多数人无症状,呈为隐性感染者;部分人员出现临床症状。登革热发病初期的症状与感冒有所相似,但发热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在39℃-40℃,全身乏力。除发烧外,登革热患者常伴有头痛、骨关节痛、肌肉痛,以及皮疹、出血点,少部分患者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登革热通过什么传播的呢?黄学勇介绍,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多数呈隐形感染。
7~9月登革热高发季 专家教你8大预防措施
眼下就是登革热的高发季,黄学勇说,由于登革热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那如何怎么预防登革热呢?黄学勇介绍,登革热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所以降低蚊媒密度很重要。大家在平时都很重视灭成蚊,但其实“清理积水”更重要。因为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会将虫卵产在水中,若家中有积水,就会成为蚊虫的孳生地,只需15天,虫卵便会发育成新一批的成蚊。值得注意的是,虫卵也有可能携带登革热病毒,也就是说,若雌性的白纹伊蚊叮咬了登革热患者的血液后,会在繁殖时将病毒传给下一代,使新生代蚊子同样携带登革热病毒。
黄学勇介绍常见的防控措施有以下8方面。
一、倒积水。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最喜欢将卵产在干净、静止的小型水体内,经过约15天,便可发育成成蚊飞离水体。因此,定时清理家居内外各种小积水,如每日清洗花盆底托、定时为水养植物换水洗根、倒置各类闲置容器等,以杜绝蚊虫的孳生,是防控登革热的根本之道。
二、装纱窗。在家中安装纱门(窗),是最简单便宜的物理防护方法。
三、挂蚊帐。睡觉时使用蚊帐,是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此外,由于白纹伊蚊在白天和黄昏吸人和动物的血液,所以午睡时也要注意使用蚊帐。
四、穿长衣。户外穿浅色长袖衣裤。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防止蚊虫叮咬。
五、驱蚊剂。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含有效驱蚊成分的驱蚊剂。涂抹时要注意:不可接触伤口,不可接触眼和嘴,在耳部也要少用。不要让宝宝自己涂,应喷在大人手上后再涂抹到宝宝身上,但不要涂在儿童手部,防止经手入口。如果皮肤过敏则应立即停止使用。
七、点蚊香。购买蚊香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并认准产品外包装有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号的产品。使用蚊香时要保持室内适度通风。需要提醒的是,婴幼儿、孕妇、体弱和过敏体质的人,尽量避免使用蚊香。
八、注意环境卫生,消杀成蚊。爱护家园、清除垃圾、美化环境;选择国家正式登记的卫生杀虫剂等快速杀灭室内外成蚊,同时要注意使用杀虫剂安全,避免伤害人员。
被蚊虫叮咬后且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 尽早治疗
最后,黄学勇提醒,在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生活、学习、工作时,一定要注意防蚊,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如果被蚊虫叮咬后且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尽早确诊和接受治疗。登革热作为病毒传染病,没有特效的药物,也没有疫苗,发病后只能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所以治疗时机非常重要,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医疗支出。(尧青 刘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