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成功开展骨髓血分离术

2019年08月22日13:4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8月12日13时30分,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病房,一种淡黄色的液体缓缓输入患者血液。七八双眼睛紧紧盯着各种监护指标,随时做好应急处理准备。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小时过去了,患者平稳,各项指标稳定,所有人不禁长长缓了口气……

这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针对移植患者血型不合开展的骨髓血分离新技术。随着两名血型不合的健康供者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在此领域有了新的突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某些血液病的唯一治愈技术。尤其是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采集骨髓血后混悬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其中当受者与供者血型不合时容易发生溶血反应,限制了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展。在该院血液科姜中兴主任、万鼎铭副主任指导下,王冲副主任医师、邢海洲副主任医师查找资料,反复论证,在科室前辈经验基础上,利用羟乙基淀粉沉淀红细胞技术成功实现了造血干细胞与红细胞分离,解决了血型不合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难题之一。

姜中兴、万鼎铭、护士长张娜、主任护师刘长凤组织全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士进行学习和探讨。8月9日行第一例血型不合供者采集骨髓血工作,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采集过后在严格无菌环境下将1:1的羟乙基淀粉加入骨髓血混悬液中混匀,之后悬挂放置2-3小时,由两名责任护士协作将沉淀下来的大量红细胞过滤掉后移植至受者体内,移植成功,受者移植中、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经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与配合,此次操作为该院血液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为患者的生命增加一层保护伞。

  骨髓血与羟乙基淀粉混匀后

  成功将沉淀下来的大量红细胞过滤掉

通过此次新技术的引用,使郑大一附院血液科的医疗及护理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与提高。未来,郑大一附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将不断致力于研究诊疗水平,不断创新及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及护理技术,为更多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提供更专业、更放心的诊疗及护理服务。(张黎光 曹咏


编辑:陈思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