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

路边牵牛应用多

2019-07-18 09:49 来源:中国医药报

  圆叶牵牛,旋花科,别名喇叭花、碗公花、打碗花、勤娘子、朝颜花、筋角拉子,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见栽培。也常野生于路边宅旁、山坡灌丛、干燥河谷等处,向阳及温暖处更多。

  茎左旋,长2米以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

  花腋生,单一或通常2~5朵着生于花序梗顶成伞形聚伞花序;花冠漏斗状,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管色淡;雄蕊及花柱内藏。蒴果近球形,直径9~10毫米,3瓣裂。种子卵状三棱形,长约5毫米,黑褐色或米黄色,被褐色短绒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叶宽卵形或近圆形,深或浅的3裂,偶5裂。根据叶片形状不同可区分三种牵牛,中间裂片内凹为牵牛,裂叶其中间裂片不内凹的为裂叶牵牛,不裂叶且全缘的为圆叶牵牛。

  应 用

  牵牛子善泄湿热,通利水道,亦走大便,是逐水导滞、利水消肿、通利二便的良药,李时珍言其能“达命门,走精隧”,“能走气分,通三焦”,凡湿热、痰饮、水气、虫积诸邪,俱能驱之下行从大小便分而泄出,所以“治水气在肺,喘满肿胀,下焦郁遏,腰背胀肿,及大肠风秘气秘,卓有殊功”,但也反对滥用牵牛子,因其属攻逐峻泻之药,只可用于体壮邪盛者,“病在血分,乃脾胃虚弱而痞满者,则不可取快一时,及常服暗伤元气也。”

  牵牛子生用力峻,有小毒,临床上也常用经过炒制后的熟牵牛子,一可减其毒性,二可缓其燥烈,三可去其辛辣刺激之味。

  孕妇及脾胃虚弱者禁服。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牵牛子功于泻下,服后便溏是正常现象,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牵牛子脐贴

  取熟牵牛子7粒捣成粉末,用温水调成糊状,临睡前敷在小儿肚脐上,再用纱布胶带固定。用于治疗小儿夜啼,适用于白天饮食活动正常,黑夜入睡则开始哭闹,天明即止,而经医院检查又无其他异常的小儿。

  黑丑去雀斑方

  黑牵牛子适量,鸡蛋清适量。将黑牵牛子去壳研末,与鸡蛋清调匀,于临睡前将调好的黑牵牛蛋清糊涂抹在脸上雀斑处,注意不要将药物涂在眉毛、嘴唇处,晨起洗去。久用可使雀斑变浅,并使皮肤光滑。

  (摘自《路边的本草记》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薛滨 编著)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