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

太子参

2019-06-20 09:50 来源:中药大全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古籍本草书中未见记载,原为江苏省的民间药。

  别名:孩儿参、童参。

  来源: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干燥块根。现多栽培。

  产地: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等地。

  性状鉴别:块根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平直或弯曲,长约3~7厘米,直径2~5毫米。表面淡黄白色,半透明,微有纵皱,并有若干横沟纹及须根断面后的痕迹。根头钝圆,多有残留的茎基或茎痕,下端渐细。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角质样(加工时沸水焯过)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气微,味甘。以肥壮,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果糖等。

  功效与作用:益气、生津。补力远不及人参,且侧重于补益阴气、生津止渴、调肺润燥。

  炮制:生用。

  性味:甘、苦、微温。

  归经:入脾、肺经。

  功能:补气、生津。

  主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久病气虚,气短自汗,精神疲倦,津液不足。

  临床应用:体质虚弱而属阴虚者较适宜,尤其适用于肺气不足、伤津口渴、阴虚咳嗽的患者;对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补益脾胃)也有一定的帮助。小儿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用之亦佳。此外,还有报道说用太子参配五味子等治神经衰弱,效果较好,方如参味合剂。

  与人参比较:人参补力胜于太子参,强心救脱,或体虚而偏于寒者用人参较好;太子参较柔润,用于阴虚血热则较适宜。但在一般补剂中,也可用太子参代替人参。又血压偏高不宜用人参时,可用太子参替代。

  与西洋参比较:两者都能生津,但太子参稍带补气作用。在热病或病后伤津、出现口舌干燥症状时,或热邪未尽而正气已伤者,可用太子参代替西洋参。总之,对太子参的功力不宜估计过高。论滋水制火,太子参不及沙参、玄参;论补益元气,太子参甚至不如党参。但在一定的情况下,替代人参、党参使用,仍有其价值。

  使用注意:习惯上不予藜芦配伍。

  用量:因药力较缓,故用量宜稍大,相当于人参的2~3倍,常用15~30g,不需另炖。

  处方举例:参味合剂:太子参浸膏2毫升,五味子酊1.5毫升,酸枣仁酊3毫升,单糖浆3.5毫升,共制成10毫升,每日2词,每次5毫升,开水冲服。

  注:《本草纲目拾遗》有“太子参”一名,系指五加科人参之小者而言,但商品并未用此名称。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