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居高不下,患者人群极为庞大,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选择正确的药物,对于减轻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北京同仁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张弨副教授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慢阻肺不同的阶段,其症状和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均不同,在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用药搭配选择,防止过度用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吸入性皮质性激素的使用应辨证看待
近些年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应用已经成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的焦点话题。医学界专家就ICS的应用一题常常持有不同的观点,包括:ICS抗炎机制与慢阻肺高风险患者患病机制不符;ICS不能降低死亡率,且长期使用会有很大副作用;ICS能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而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等。
那么,ICS在慢阻肺的治疗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又适用于什么样的症状呢?在张弨看来,激素本身具有抗炎的作用,对于慢阻肺的症状缓解具有一定的临床效用,临床中比较严重的患者或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建议合并使用ICS进行治疗。
张弨表示,激素也可以进行全身性的静脉注射和口服使用,但考虑到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影响,一般临床上并不建议首选全身给药的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应首先考虑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在症状不能缓解的情况下,再加以ICS综合使用。”张弨说。
很多患者担心ICS的持续使用会不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张弨解释说,吸入性激素相对于全身激素来说不良反应较少,但如果长期且大量的使用,还是有造成风险的可能,建议患者在用药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或造成不良反应。
规范吸入性装置使用方法 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
除了药物本身以外,吸入装置的规范操作也同等重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又宁教授日前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以往治疗慢阻肺的吸入性装置,只能够将7%的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现在通过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改进到20%作用,但其利用率低仍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吸入性装置使用常识的缺失,再加上装备本身的利用率低等问题,让慢阻肺在治疗上又增添了一份特殊性。针对此现象,张弨表示,慢阻肺不同于一般疾病的治疗方式,需要有吸入性装置进行辅助,因此,正确使用装置对患者而言也十分重要。她建议患者,如果是第一次使用此类药物,要主动接受医师或药师的用药教育,以确保对药品的最大程度利用,提升治疗效果。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药品在装置使用上也进行了优化和简化,其药物疗效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用药方面,张弨介绍,双支气管扩张剂成为近年来治疗重症慢阻肺的新选择,它能够通过作用于不同的靶点,持续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延缓病情恶化,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弨表示,目前而言,慢阻肺的知晓程度并不高,“双支扩”在临床有着一定的适用人群,希望未来患者能够在治疗上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性,并学会正确合理的使用药物,以进一步减少治疗负担。(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