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打还是不打?这些两会上传来的声音,都是干货!

2019年03月07日11:06

来源:央视少儿公众号

  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前天,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也拉开了帷幕。

  如火如荼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都在讨论什么,有哪些和家长、孩子密切相关的内容?

  小编特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让大家一目了然看到干货。咱们今天先来说疫苗。

  去年发生的一系列问题疫苗事件不仅引发公众的极大关注,也让众多家长陷入了迷惘: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打疫苗?中国疫苗质量到底如何?疫苗管理今年能不能让广大家长们更放心?

  来,一起来看!

  疫苗管理立法工作将推进!

  3月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明确提出:2019年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立法工作,其中包括审议疫苗管理法草案

  小编解读:这意味着今年我国会在疫苗管理立法上有具体推进,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对于疫苗管理当然是好事!

  △图/大会发言人张业遂

  疫苗,打还是不打?

  2月25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国际来看,接种疫苗都是防控疾病的一种有效方式。

  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在90%以上,过去通过接种疫苗,成功消灭了天花;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成功将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发病率控制在0.3%以下。

  小编解读:疫苗该打还得打,千万别听信“不给孩子打疫苗更安全”的那些话!

  △图/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医疗卫生领域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谈今年两会的关注热点。

  国产疫苗,还能打吗?

  还是2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高福表示:过去一年,相关部门已专门成立了免疫规划工作组,分门别类对近几年的疫苗事件进行分析。

  “如果是疫苗质量问题由质量监管部门来解决,如果是流通管理环节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协助这些部门进行解决。”把控好疫苗这道关,关键在两点,一是提高科研水平,第二是进行联合管理。今后将重点做好以上两点,给公众提供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好疫苗。

  高福指出:从质量来看,中国的疫苗是世界上最好的疫苗之一,不要对疫苗的免疫效果失去信心,更不要对中国的疫苗失去信心。

  保障疫苗安全,都有哪些可行的措施?

  

  资料图:全国政协委员 方来英

  在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都在疫苗安全问题上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就建议:建立疫苗管理可追踪制度。

  我建议通过建立药品追溯体系,保证药品、疫苗的品质和安全。万一出现药品安全事件可以迅速召回,甚至精准“定位”到某一个病人身上。

  有两个关键词,“一盒一码”“一码到底”。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产品的制造过程,到流通、使用等环节能够“一码到底”,做到“一盒一码”,是指每一个小盒子都标上一个码,精准识别。按照我们现代的技术是可以做到一盒一码的。而如果采用一个批次一个条码是有问题的,比如某一款真药,是“25078批次”,但假的药也可以冒充是“25078批次”的。

  一方面,可以精准定位药品流向,能查到末端的消费者,知道是谁买了这盒药,万一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精准地召回。

  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药品大数据,尤其是有助于药品打假。

  比如,一批次的药品有五万盒,结果市场上发现有六万盒,那肯定有一万盒是假的,我们可以利用药品追溯体系精准地定位假药,这对于百姓的用药安全也有好处。另外,要建立追溯系统肯定会采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这对于推动药品物联网建设也会有好处。比如,现在的医院向智能化、电子化发展,药品追溯体系建设能为今后的物联网建设奠定基础和条件,进而有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我们有能力来做这个事情。


编辑:陈思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