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专家解疑:贲门齿状线肛侧小胃癌如何检查?

2019-01-22 11:05 来源:大河网

  64岁的杜老先生,因反酸、烧心两年,于2018年12月4日到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由该院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赵治国教授行胃镜检查。

  胃镜进入胃腔倒镜反复推拉时,偶然发现贲门下区小片状黏膜潮红,直径约5-6mm;切换为NBI模式观察见病灶黏膜褐色变;易被镜身遮挡或推拉胃镜时回缩至贲门腔内,造成漏诊;为了清晰显示病灶全貌,在胃镜头端加装透明帽,于贲门部正镜即能清晰显示病灶;为了清晰显示病灶表面微细结构,改用头端加装放大帽的放大胃镜结合NBI(窄带光成像)模式进行精细检查,发现病灶位于贲门后壁齿状线肛侧约5mm;NBI放大观察见病灶边界线清晰,边缘黏膜轻微绒毛状水肿,病灶中心部靠上约3-4mm范围上皮结构不规则,腺管开口缩小,不规则,符合放大胃镜胃癌诊断标准;活检病理诊断:黏膜慢性炎伴灶性高级别瘤变。

  在与家属和患者充分沟通后,于住院后第3天顺利剥离切除病灶。术后病理:病灶周边切缘、纵切缘干净,病灶仍为灶性高级别瘤变,达到治愈性切除标准。

  此例患者属于小胃癌,直径5-6mm,无明显隆起或凹陷,位于贲门齿状线肛侧5mm,由食管腔向下观察时,不易看到,在胃腔倒镜观察时,容易被胃镜镜身遮挡,或推拉胃镜时,病灶回缩至贲门腔内,即使偶尔发现病灶,在普通胃镜下仅表现灶性黏膜发红,易误诊为灶性黏膜炎,极易漏诊或误诊。

  此次,之所以能发现这样的小病灶,在胃镜检查时有以下体会,仅供参考:

  贲门上方有食管下括约肌,平时多处于收缩状态,观察贲门时胃镜尽可能在贲门上方1-2厘米处稍停2-3秒钟,持续充气使贲门张开观察,或胃腔观察完后,胃腔内适当留些气体,胃底膨胀状态下,再退镜至贲门上方2厘米处观察贲门,用镜头贴近齿状线适当挤压贲门黏膜旋转镜头四周观察,发现可疑病灶后,最好在镜头先端附着透明帽,切换成NBI模式观察更易清晰显示。

  在胃腔内倒镜观察贲门时,要充足注气使胃底和贲门黏膜张开展平,旋转镜身观察贲门及贲门下区四周黏膜,避免镜身遮挡,倒镜观察时要推拉几次胃镜,避免病灶回缩至贲门腔内,要知道现在所用电子胃镜对于咽部、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检查时,不再存在盲区。

  应用NBI、蓝激光放大胃镜检查时,不仅更易发现病变,而且可以即时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质及范围,指导活检很有帮助,此例患者病灶仅5-6mm大小,而且仅病灶中心偏上方3-4mm范围为癌,如果没有放大胃镜指导活检,活检误差就大,假阴性(炎性)可能性就大。

  胃癌如果发现早,仅处于黏膜病变,可以治愈,这是专业共识了。之所以大家恐惧胃癌,治不好胃癌,那是发现晚了,有了胃周边或远处转移,不论怎样努力其结果也不乐观。胃癌仅处于黏膜病变,可以采取胃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微创,费用低,痛苦小,恢复快,不改变胃的解剖及功能,其技术能力已经成熟,敬请病友关注。

  早期胃癌往往没有症状,如果有症状多属于胃炎所致,建议以下胃癌高危人员,最好定期进行胃镜体检:40或45岁以上,位于胃癌高发区;胃癌家族史;长期饮酒、吸烟、喜食腌制食物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息肉、胃溃疡、半胃切除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