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根据报道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三分钟就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
我们在网上经常会看到猝死的消息,那么到底什么是猝死?哪些人群容易发生猝死?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坏习惯容易诱发猝死呢?今天,《大河网约》视频访谈节目邀请到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病区主任孙运,请她围绕“猝死就在我们身边”这一话题,给大家讲讲猝死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猝死,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说到猝死,大家需要先了解一下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猝死是指未能预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把发病6小时之内的突然死亡,定为猝死,但是多数学者认为出现症状1小时之内死亡,就定为猝死。”孙运说,多数猝死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往往是不定时间、不定地点,有些人发生在工作中,有些人发生在运动中,发病时间也不定。
孙运介绍,猝死的原因有心血管因素和非心血管因素,80%的患者猝死是心血管因素。临床中,大多数猝死者是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脏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其次是重症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病、瓣膜病患者也可能引起猝死。非心血管因素包括意外死亡,如严重创伤,车祸、溺水、自杀、药物中毒等都有可能引起猝死。
中青年人要警惕被猝死“盯上”
近年来,很多的猝死案例是中青年,他们平常看起来都很健康,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猝死的呢?
孙运解释说,中青年人群自认为身体很健康,但是这群人也是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加班加点、经常熬夜、暴饮暴食、过度疲劳会导致自身交感神经亢进,导致心血管痉挛,或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从而猝死。
据介绍,猝死的高发人群有五大类。第一类是过劳人群,第二类是“三高”或者肥胖的人群,第三类是大量抽烟、酗酒的人群,第四类是曾经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第五类是睡觉爱打呼噜的人群。
出现以下猝死先兆要及早就医
猝死是身体本身存在潜在疾病,突然发作没来得及救治就死亡了,那么猝死有什么先兆呢?
“如果近期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休息后得以缓解,这类人群应警惕冠心病,要及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心慌、心率过慢、有短暂晕厥的人,往往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也会诱发猝死;年轻人如果突然出现莫名奇妙的疲乏、四肢无力的情况,这有可能是患了心肌炎、心肌病,建议及早地到医院进行检查。”孙运说,如果患者曾经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房颤病史,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走路不稳、实力偏盲的情况,这是脑中风的先兆。
掌握这些急救知识可挽救他人
为了普及急救知识,孙运还现场教大家如何对有猝死症状的病人进行急救。
她说,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有猝死症状的人,首先要正确识别“猝死”,然后迅速拨打120进行救助。在与急救人员沟通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告诉他们,有关患者情况的有效信息,以便急救人员做更充足的准备。
“打完120,要迅速对病人启动心肺复苏。将他(她)平放在地上或平板上,使其呼吸道畅通,清除口鼻分泌物,然后进行有效心肺复苏。”孙运说,如果是单人施救,先找到要按压的部位(胸骨下半部,胸部正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处)进行心脏按压,以“两次吹气、30次心脏按压”循环急救。急救成功后,患者自主呼吸会恢复,颈动脉也会重新搏动,脸颊是最敏感的,可以用脸颊去感知患者的鼻息。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预防猝死
猝死这么可怕,我们该怎样预防呢?
孙运说,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特别注意的是要定期进行体检,一旦体检出身体有异常,要尽快就医。
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或者猝死的高危人群,孙运强调,要定期到心血管专科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不要私自减药、停药,更不能相信偏方。
除了治疗,生活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孙云说:“心血管患者运动要避开早晨6点钟至中午12点钟,这一段时间人体的血液是高敏的,交感系统是兴奋的,心血管患者本身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在这一时段出去运动容易引发猝死。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如果含化一到两次,效果不好的话,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张黎光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