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教育医疗牵手让更多“小雨人”进入正常幼儿园

2018-10-17 09:17 来源:大河报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晓敏

  一旦被确诊为自闭症,绝大多数孩子便和社会正常轨道脱了节:上学无法进入正常幼儿园;就业困难重重……为了帮助更多的特殊孩子步入正常轨道,10月16日上午,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支持中心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前融合教育合作共建项目正式启动,今后,随着教育和医疗的牵手,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孩子有望融入正常的幼儿园。

  92所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园遍布18个省辖市

  自从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后,32岁的鲁女士便没睡过囫囵觉,长久的焦虑,让白发过早地爬上了她的头。

  “康复两年了,感觉有明显进步,但是接下来怎么办?没有正常的幼儿园愿意收,就意味着孩子无法正常踏入学习轨道,以后的生活更是不敢想。”一提起两个月前4岁儿子屡屡碰壁的入园经历,鲁女士神色焦虑。

  “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有个别孩子是好不容易入园了,但没几天又被退回来了。”郑大三附院儿童心理中心主任段桂琴说。

  对于这类孩子,有专家提出,社会融合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2014年,我省在学前融合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探索,2015年至2017年,全省范围内遴选出了92所学前融合教育的试点幼儿园,但是也仅有700名特殊儿童有了入园机会。

  “92所试点覆盖了18个省辖市,还没覆盖到每个县、区。”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支持中心主任、郑州幼专副校长张玉奎说,未来最好的前景是,每个县、区都能有一个融合幼儿园。

  “学前融合教育合作共建项目”启动

  2013年,郑州市教育局将“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入学”写进小学招生工作方案。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河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计划中指出,对各类轻度适龄残疾儿童,要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随班就读。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老师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而这些孩子没有接受过常规的学前教育,随班就读变得只能是“听上去很美”。

  基于这个现状,教育和医疗决定牵手,共同启动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合作共建项目,共同探索自闭症、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

  “一方面我们会把康复合格、符合入学条件的孩子推荐到幼儿园内,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对幼儿园老师进行培训,将自闭症等相关知识教给他们,以便他们能早期发现行为异常的孩子。”郑大三附院院长张小安说,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来说,医疗干预得越早,效果越好,而这些孩子越早融入正常环境,对康复也越好。

  据介绍,双方合作后,会定期互派专家骨干传授各自经验,而经过学习培训的幼师师资,也将带着专业的干预方法和医疗支持,走进普通的幼儿园,帮助特殊儿童在普通课堂可以和其他同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实现真正的融合教育。

  郑大三附院儿童心理中心名誉主任姚梅玲说,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目前,在我国,0至14岁的自闭症孩子约200万,而我省约占十分之一。

  “本症多见于男孩,我省男女发病比例为6~9比1。”姚梅玲说。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