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健康报记者宋昆仑
近日,安徽省公布,该省今年年底前要在全省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两卡制”(简称“两卡制”)。所谓“两卡制”,是指医务人员通过个人身份识别码(“绩效卡”)登录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为居民提供服务,居民接受服务后,通过身份证、健康卡或人脸识别等方式(“认证卡”)在系统内确认服务的真实性。
据业内人士介绍,“两卡制”的实施带来了三个转变: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资金分配标准由按常住人口数量向按实际工作量转变;考核工作方式由现场人工检查为主向系统数据分析为主转变。
据悉,“两卡制”为安徽省首创。同时,安徽也是国家卫健委指定的试点省份。作为邻省,河南何时推进“两卡制”?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卫计委基层卫生处副处长金彤。
金彤告诉记者,过去各地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都是粗放型管理,国家统一拨付经费,各级按照比例或按照工作量进行分配,例如卫生计生部门先将经费拨到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再将不低于40%的经费拨到村医手中。但实际工作中,有一些医疗机构造假冒领经费,也有医疗机构不按村医实际工作量发放,存在克扣现象。
金彤表示,“两卡制”的做法是建立在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之上,要求各专业系统、医院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基本公卫系统、家庭医生管理服务系统等各系统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避免了医疗机构过多干预考核结果,真正实现了医务人员“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河南现重点在抓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和互联互通,这也是我省的一个短板,只有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两卡制’实现才有基础和可能。”金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