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罚了之的监管,作用几何?

2018年07月23日09:44

来源:大河报

  食品药品的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牵动大众神经。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总书记“四个最严”的指示,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也画出了食品药品安全的红线。然而,最近的疫苗风波却让人们警醒:相关部门、企业到底有没有把“四个最严”的要求落到实处?

  疫苗是一个暴利行业,围绕疫苗的一个个资本故事,被很多人当成成功案例,在分析研判,在预演复制。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是做好市场规则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还是资本暴利的助推手?疫苗事件发生后,吉林食药监局的调查用了九个月,九个月后的判罚是罚款344万元。而根据长生生物的公告,公司上半年营收2亿元左右,利润1.4亿,仅是全年利润1.2%。这种一罚了之的监管,究竟作用几何?

  问题既已发生,就必须要彻查,要回应,要追责。对违规违法者要坚决打击,还要挖出保护伞和渎职者,绝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毕竟,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各行各业、各种产品,当然也包括疫苗,从数量到质量再到服务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升。也正因此,我们有理由对这件事的后续充满期待,决不能因此而败坏了国产疫苗的名声。

  我们期待,要用最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任何产品质量做到“四个最严”。细细梳理整个事件过程,不能不承认,我们的监管机制还存在隐患漏洞。在无良企业仍难绝迹的当下,必须用重典、出重拳,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同时要加强日常监管,提高违法成本,绝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

  我们期待,政府部门要立即完善快速应急机制,敢于直面热点,及时回应百姓关切。在人人都是发布者的今天,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一旦出了问题,引起社会关注是必然的,想靠捂盖子瞒天过海根本没有任何可能,甚至适得其反。责任部门只有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及时回应关切,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和百姓共同面对,共克难题。

  疫苗出了问题,令人痛心,更要反思。疫苗问题,必须彻查! 

  据央视新闻

编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