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曹萍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病发病率不断提高,经过药物或手术治疗之后如何提高生命质量,成为更多人的诉求。因此,康复医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刚来的时候,根本坐不起来,康复治疗了一个多月,已经能走上一小段了。”6月24日,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科作业治疗室,来自开封的张先生正在仪器上做行走训练,一旁的治疗师不时地指导他调整步态。他今年47岁,因为脑出血导致偏瘫。
“像他这样的病人挺多。中风、脑梗等脑血管病发病后,导致肢体、语言等出现功能障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效果很明显。”郑大五附院康复科主任李哲介绍说,康复治疗就是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丧失,运用作业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手段进行恢复,减轻后遗症、避免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常见的有神经和脊髓损伤康复、骨关节康复、小儿康复、心肺康复等。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以及重大手术后患者对康复治疗有很大需求。“老年人容易出现骨关节老化,而且多发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病,这些慢性病会损伤重要脏器,引起伤残。”郑大五附院康复医学部郭钢花教授介绍说,还有比如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活动受限、食道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差等,很多人认为这是手术的正常后遗症,其实都是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进行改善的。
康复治疗的介入越早越好。“很多医生和患者都会忽视这一点,重治疗轻康复,从而错过了最佳时机。”郑州市康复医院副院长李怡岚说。“像神经科、骨科的医生更要具有康复意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与康复治疗进行衔接,为病人恢复争取时间。”
数据显示,我省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人数近700万,而实际能够得到正规康复治疗的不到10%,主要还是因为专业康复人才比较缺乏。据国际物理医学和康复联盟统计,欧美发达国家康复治疗师人数一般为每10万人口30人至70人,而我国仅有0.4人。“加大规范化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发展康复医学的关键。”郭钢花说。
“康复治疗需要长时间的多次治疗才能有效果,如果医保能够针对康复治疗的特殊性,放宽治疗次数和住院时间的限制,会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正规的康复治疗。”李怡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