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血压吗?省医专家教你走出高血压的认识五大误区

2018年05月18日16:2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5月17日是第14个"世界高血压日(WHD)",今年的主题为"知晓您的血压"。

  为了更好地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为众多高血压患者解除隐忧,5月17日上午9点,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在门诊楼举办了高血压义诊活动,专家现场答疑解惑。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刘敏详细为您讲解这个"寂静杀手"。

  高血压像糖尿病、痛风一样,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影响病情重要的原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权重中,遗传因素大约占40%,环境因素大约占60%。刘敏说,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约有71%的卒中和54%的心梗死亡和高血压有直接关系,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首位危险因素,正确地认识和防治高血压,至关重要。

  什么是血压?

  为了搞明白什么叫高血压,首先要搞懂,什么是血压。

  心脏就是个全年无休的泵,靠着极富韵律的舒张(充血)-收缩(泵血)机械运动,一刻不停地把血液经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器官,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

  血压就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我们测的血压,一般指的是主动脉血压。

  血压一般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结果写成:100/80mmHg。收缩压俗称高压,就是心脏收缩泵血时主动脉内的血压。舒张压俗称低压,就是心脏舒张充血时主动脉内的血压。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于≥ 140/90 mmHg。

  走出高血压的认识五大误区

  一、年轻人不用担心高血压

  随着高血压的日益年轻化,以前主张的35岁以上人群要定期测血压已经不适用,"我们临床中发现不少中小学生也患有高血压,因此要提倡‘全民测血压’。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包括健康人,能了解自己的血压,以便更早发现高血压。"刘敏说。

  二、认为没有感觉就没有危险

  刘敏介绍,人们就医的一大误区是凭感觉,认为没有感觉就没有危险,却不知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平时没有任何症状,而首发症状常常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无论患者有无症状均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压。

  三、不重视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起到的降压作用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需要坚持改善生活方式,刘敏说,"许多患者仅仅改善生活方式就能达到很好的降压疗效,并可以减少降压药的用量。"

  四、认为西药降压会伤肝肾

  关于高血压用药,刘敏普及到,目前,临床应用的一线降压西药不但降压疗效确切,而且长期服用对心脑血管和肾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人们一旦得了高血压,一定要找正规医院的高血压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用药,不要被广告误导。

  五、不重视高血压病因的筛查

  据了解,有确切病因所致的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这类患者约占高血压人群的20%。大多数患者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血压可以恢复正常或者变得较易控制。部分病例可被手术治愈,即使不能手术治愈,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合理药物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原发性高血压均更为明显。故对于高血压患者,尽早明确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刘敏说。(尧青 梁雅琼)


编辑:陈思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