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论文:北京市科协主办第十四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超声造影鉴别胆囊腺瘤和胆固醇息肉的临床研究》
论文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超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费翔
切还是不切,这是个问题
众所周知,胆囊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器官,主要参与人体对食物消化活动。胆囊息肉样病变(简称胆囊息肉)是胆囊常见疾病之一,我国是胆囊息肉疾病的高发地区,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大约在5%-7%,有些地方的发病率较高,可以达到将近20%。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从疾病的形态学方面定义的一类疾病,它包括的疾病种类较多,例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通常发现胆囊息肉时,医师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判断胆囊息肉的性质,这对于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例如临床最常见的胆固醇性息肉,这种息肉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而腺瘤性息肉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胆囊。
目前,胆囊息肉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是B超。B超对胆囊息肉的检查和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可以准确的发现息肉病变。并且由于B超无辐射、便捷等技术优势,可以作为胆囊息肉定期复查的方法。但是,普通B超在鉴别胆囊息肉的性质方面存在困难,难以给临床提供有效并且可靠的鉴别诊断。因此,目前临床中通常以胆囊息肉的大小作为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多数情况是当息肉的最大径超过1.0厘米时则具备手术切除胆囊的指征。
然而,如果以这个标准切除胆囊,将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胆囊切除。因此,如何避免发生“不该切的胆囊切掉了,而应该切的胆囊没有切除”这一情况?我们希望在发现胆囊息肉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明确息肉的性质,这样一来就可以给下一步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用超声造影找到判定依据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超声造影剂是一种含有惰性气体的膦脂蛋白,无放射性。超声造影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而后观察组织器官、病变的血流特征,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方法。超声造影剂是通过肺代谢,不经过肝、肾代谢,因此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而且超声造影剂的代谢非常快,注射常规剂量2.4毫升后,大约10至15分钟就从体内完全清除,不会在人体内聚集。因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好,适用人群的范围广泛。目前,超声造影技术在胆囊息肉疾病的鉴别诊断优势也逐渐被发现。
为了解决临床上如何准确判断最大径大于1.0厘米胆囊息肉的性质,避免不必要的胆囊切除,费翔等人开展了胆囊息肉疾病的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临床研究。在7年的临床研究中他们发现,通过超声造影技术能够显示息肉内部的血流灌注特征、不同形态的血管、反映胆囊壁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息肉的基底部宽度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是常规B超无法显示的。通过对上述造影的特征图像分析,发现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的图像差异,从而为建立诊断肿瘤性息肉的标准提供了坚实的依据。通常来说,肿瘤性息肉与胆固醇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相比较,造影增强的程度更明显,非肿瘤性息肉,例如胆固醇性息肉基底部较窄而肿瘤性息肉的基底部较宽。此外,超声造影后能够在息肉内部观察到分支样的血管形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息肉附着处的胆囊壁有异常的造影增强表现,厚度有变化时,多数表明息肉可能发生恶变。通过超声造影对息肉增强模式特征的量化分析,能够有效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这项技术自从在解放军总医院应用以来,使得“不必要的胆囊切除率”下降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