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宋昆仑
新医改以来,国家层面发布很多文件鼓励和支持基层“吸引好大夫、培养好大夫、留住好大夫”。“保基本”“强基层”的系列文件出台和落地,不停地吸引高水平医生到基层,但如何留住他们,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高水平医生人员不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有不少知名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愿意主动投身基层,例如郑州高新区的刘东南大夫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就投身基层,他的同事李良彬,是毕业于石河子大学的研究生,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工作了近8年,但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仍面临人才不足、人员流失的状况。以全科医生为例,根据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年底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全科医生已达20.9万人,但仍有近21万人的缺口,离国务院在2011年提出的2020年每万名城乡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仍有距离。
需要完善强激励机制。医生的流失和现行的绩效考核机制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基层医生主要实施“收支两条线+定岗定编定工资标准”的体制方案,个人薪酬与个人的实际劳动付出、与最终的劳动成果,并无多大关系,是一种弱激励制度。李良彬告诉记者,这种考核机制让身边的不少同事工作积极性大幅下降,有不少人选择了出走,自己也曾犹豫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次调研显示,西部的一家县医院在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后,该医院医务人员外出培训的积极性也呈现下降的趋势。
强激励机制,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只有采取强激励机制,才能鼓励高水平的医生留在基层。医生是最上进的群体,其工作是靠经验和智识付出,其诊疗效果与医生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努力程度高度正相关。越是高水平的医生,越倾向于完善的强激励制度。令人高兴的是,“引入第三方考核,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基层医疗机构”的声音越来越洪亮,试点成功的案例不断涌现。这说明,创新与完善机制,激发基层医疗服务的活力,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