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食药

“白如雪”馒头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玄机?

2017-11-10 10:05 来源:大河健康报

  □见习记者 高会芳文图

  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北方人常吃。但常吃不等于了解。近日,家住郑州市黄河滩边的刘女士来电咨询:为什么市场上的馒头那么白,自己在家做的馒头就没有那么白?商家是不是加了“增白剂”之类的东西呢?刘女士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馒头的契机。借此机会,大河健康报记者邀请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食品系教授、小麦和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长虹,帮我们弄清“白如雪”馒头背后的真相。

  加增白剂的可能性很小

  刘教授说,馒头加工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不同于一般的食品,馒头所涉及的消费群体数量很庞大,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很多人其实并不敢加非法添加物,比如人人谈之色变的增白剂。过去,增白剂是允许在馒头中使用的,但是后来发现,按照国家制定的限量标准来添加时,馒头的增白效果并不好,所以很多厂商就增加使用量,直至超标,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很大威胁。为了确保馒头安全,现在国家已经不允许在馒头中加增白剂了,比如过氧化苯甲酰、29+1946.html' target='_blank'>钛白粉、硫黄、亚硫酸系列、过氧化钙。记者查阅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发现,发酵面制品(经发酵工艺制成的面制品,如包子、馒头、花卷等)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中确实已经没有上述添加剂的身影。

  虽然馒头中不允许加增白剂,但是面粉中会不会有增白剂呢?刘教授说,我们平时所说的增白剂现在也不允许在面粉中添加,但是允许添加一些改良剂如偶氮甲酰胺,国家有明确的限量标准。偶氮甲酰胺的主要作用是改善面团的弹性、韧性、均匀性。不超标食用偶氮甲酰胺,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另外,食药监部门对馒头的加工过程是有严格控制的,会去现场查看完整的生产操作过程。国家对违法生产不合格馒头的企业处罚是很严厉的,上海曾发生染色馒头事件,主犯被判刑9年。

  馒头的白度与加工工艺有关

  既然馒头中不允许加增白剂,那么市场上的馒头为什么这么白呢?刘教授解释,馒头的加工工艺与馒头的白度有很大关系。馒头的加工涉及4个重要环节:面粉的选择、面团的调制(即和面)、压面、馒头坯(生的成形馒头)的醒发。

  首先,面粉的白度会影响馒头的白度。如果选用的面粉含麸皮较多,颗粒大,不细腻,这样的面粉自然不白。经过同样的和面、醒发过程,蒸出来的馒头肯定也不会白。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牢,房子肯定盖不好。大型面粉厂磨出来的面粉等级分明,从低到高一般分为普通粉、标准粉、特二粉、特一粉、特精粉。实验室用的是特一粉,做出来的馒头比较白。

  其次,面团的调制会影响馒头的白度。在面团调制时,加水量、酵母用量、小苏打用量都会影响馒头最后的白度。

  再次,压面的过程是影响馒头白度的关键环节。压面就是咱们常说的揉面,只不过在食品工业生产上没办法揉,只能用机器反复压。压面的过程会让面团变得均匀、质密、层次分明,这样做出来的馒头质地也会比较均匀,光线在质地均匀的馒头表面漫射、散射,在视觉上,馒头看起来就会非常白。相反,如果馒头表面比较粗糙、内部质地也不均匀,那么馒头看起来就没那么白。刘教授说,经过反复探索,发现压面次数为20次至25次时,效果是最好的。在家里手工揉面,根本难以达到工业上压面的效果,一个是力度不够,一个是持续的时间不够。这样就会导致面团内有大大小小的气泡,质地不均匀,最后做出来的馒头就不够白。

  最后,馒头坯的醒发是影响馒头白度的重要环节。在家做馒头时,大部分人不注重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不懂醒发的重要性,另外一个方面是没有合理的醒发条件,如醒发室。在醒发过程中,酵母不断发酵产气,使馒头坯变得柔软有张力。经过试验,在35℃温度、85%湿度的条件下醒发40分钟,白度是最高的。

  刘教授说,市场上的馒头绝大部分是工业化生产的,因为采用了最佳的生产工艺,所以才比咱们自己在家“估摸”着做的馒头白,因此,对市场上的白馒头真的没必要过分担心。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