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言堂

腰椎管狭窄症为何久治未好转?

2017-10-16 10:01 来源:河南商报

  河南商报记者李佳

  脊柱是人体能够直立行走的重要支柱,椎管是指“脊梁骨”之间的管道间隙,里面有神经、脊髓等重要组织通过,而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空间减小,压迫椎管内神经根引起中老年人腰腿痛。

  生活中,很多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过反复长时间的治疗,腰腿痛、麻木等症状仍未见明显好转。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主任周红刚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患者在有治疗指征时未及时疏通椎管,导致被压迫的神经受损。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最多见

  腰椎管狭窄症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尤其以长期久坐,弯腰干活的人多见。静止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很多被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经常会不解地问:“我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没有这种病,为什么我会得腰椎管狭窄症?”

  据周红刚主任介绍,腰椎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狭窄,也有由于脊柱发生退变性疾病引起的,其中最为多见的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具体来说,大致可分为3类:1.椎管先天发育异常;2.后天性腰椎管狭窄,最多见,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由于长期劳损,或随年龄增大、身体组织老化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增厚或骨化、腰椎滑脱等;3、综合性椎管狭窄,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和后天性劳损退变等共同作用所致。

  间歇性跛行是最典型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出现腰腿痛,那么,什么情况下出现腰腿痛的症状的时候要高度怀疑腰椎管狭窄症呢?

  周红刚主任说,腰椎管狭窄症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患者行走后(通常为数百米,严重时可为数十米),出现一侧或双侧腰酸、腰痛、臀部疼、下肢疼痛、酸胀、麻木、无力,如同灌铅一样,以至难以继续行走(有病人常常会说一走路腿就困得不行);但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患者继续行走,上述症状又会出现。如此情况反复出现,即为间歇性跛行。但是骑自行车时,骑三四千米通常没有什么不适。

  “其次是腰痛,向后弯腰时腰腿痛加重是椎管狭窄的重要表现,而且通常伴有长期反复发作的腰痛,在天气变化、久坐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而且腰部受凉,如吹空调、风扇后通常感觉不舒服。”周红刚主任说,最后,部分严重患者可能会有下肢走路乏力、大腿或小腿的肌肉萎缩,以及会阴区麻木、大小便异常或尿急或排尿困难等症状。

  有治疗指征时

  建议及早疏通椎管

  很多腰腿痛患者在医院明确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后,但经过反复长时间的保守治疗,腰腿痛、麻木等症状仍未见明显好转,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椎管狭窄会对神经造成压迫,压迫越久神经缺血损伤的可能性越大。就像石头压迫人的手一样,压迫早期的时候就把石头搬开,手很快就可以恢复原样,但是如果等手部的皮肤及肌肉烂掉后再搬开石头,则手部恢复原样就很困难,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甚至可能一直残留症状。”周红刚主任说,受压迫的神经也是同样的道理,早期就把压迫解除,那么神经功能很快恢复,症状很快消失,如果神经长时间被压迫,那么神经有可能会缺血损伤,而术后恢复神经功能就会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有可能一直残留疼痛或麻木等症状。因此,对于部分长期保守治疗后症状不缓解的患者,如果有治疗指征,建议及早进行椎管减压治疗。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发展,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面研究颇深,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微创导航下椎间孔镜技术、Delta技术、Uless技术来解决。治疗后,一般1天即可行走,1个月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其恢复效果较传统手术更为理想。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计算机导航下椎间孔镜技术,使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胸椎等相关脊柱疾病方面的治疗更加精准、微创和安全。该中心还拥有一整套微创治疗方案,可全方位解决患者各种常见脊柱病。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