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滚动新闻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这类人不适合“秋冻”

2017-10-16 09:30 来源:大河网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由自身免疫障碍引致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肾内科主任何兵说,该种病亦会有系统地影响其他关节外的组织,包括皮肤、血管、心脏、肺部及肌肉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原因和诱因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范畴,其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正气不足;二是风寒湿热等邪气外袭。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密切影响着人体。据统计约9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当环境气候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正常调节机能就可能受到影响而发生生理失衡,年老体弱者由于身体的调节功能减退或异常受到的影响更大,这种状况下就可能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导致病情加重。现代研究表明温度、湿度、气压、风力等气候因素的变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着密切的关系。

  1.气温。寒冷和高温的环境可抑制免疫功能,使机体整体免疫功能下降,而且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从而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气温突然下降时关节滑液中的粘蛋白含量增多,增加滑液的粘度,使关节的活动度下降;诱发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造成组织血液流动缓慢甚至瘀滞,使组织缺血,引起关节疼痛;关节温度的下降,细胞渗透性减少,影响关节代谢废物如尿酸等及时从关节中排出,可加重关节疼痛。

  2.湿度。环境湿度过高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刺激增强自身抗体的表达,加重关节滑膜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高湿环境可引起血液某些成分及其性状的改变,从而导致血液出现粘稠、凝聚;还可引起机体全身或局部水液代谢失调,组织细胞含水量过剩,造成细胞或组织间隙水肿,渗出增加,以上均可能促进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并加重其病情。

  3.风。较大的风力可能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当气温偏低时,风能加强热的传导和对流,促使身体热量散失增快,从而降低体表温度;当气温较高时,风使汗液蒸发加强,导致体内水份流失,血液浓缩,并可能引起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因此,风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也可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4.气压。如果短时间内气压急剧变化,便可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并可使人产生压抑、郁闷的情绪,进而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

  5.电磁效应。天气变化会引起大气中电荷的的移动和变化,产生一系列电磁现象和电磁波,这种电磁效应可影响人体细胞的电位平衡,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局部毛细血管和组织释放出炎性物质,刺激神经末梢而产生酸痛感。由于电磁波的传递远较气温、气压、湿度等诸多气候要素变化来得快,所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往往在天气变化之前就开始出现疼痛等症状或病情加重,也是其能预知天气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多种气候因素均可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内分泌、免疫等机制,进而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变化。

  充分了解气候因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能够对该病的防治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首先要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病情的复发和加重,如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进行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阴冷的地方尽量少去,在春秋过渡季节要做到“春捂秋冻”以逐步适应气候变化,保持居室温暖干燥等。另外可充分利用良好的气候条件作为治病康复的辅助手段,如日光浴、气候和季节疗养等。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