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林辉通讯员黄峥
很多人都有过心脏早搏的经历,比如突然感觉心脏跳得很快,或者感觉心脏跳着跳着突然停了一下等。不少人忧心忡忡,更担心会导致猝死。对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陶海龙表示,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早搏,不同类型的早搏危险度有所区别,是否需要治疗要因人而异。
“心脏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见类型,但它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陶海龙说,在健康人群中,心脏早搏也十分常见。早搏可以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
其中,功能性早搏起因大多是身体过于疲惫、精神紧张、消化不良、情绪激动等,主要会出现在本身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人士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身上,多数会因为剧烈的运动导致心率过快而出现早搏,运动过后早搏会慢慢消失,一般无需特别的治疗。
器质性早搏,指的是在本身患有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等某些药物中毒、急性感染等的基础上出现的早搏。器质性早搏会在剧烈运动或心率加快的时候而增多。
“功能性早搏一般是良性的早搏,根据发生的次数分偶发早搏和频发早搏,一般次数不多于5次就是偶发早搏;每分钟出现6次或以上的就是频发早搏。”陶海龙说,偶发早搏对人体健康一般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不影响心脏的血液排出量和供血。而频发的早搏一般都是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出现时会伴有排血量的减少,导致心脏、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患者会感到胸闷、心悸、头晕无力等,导致患者很快发生心力衰竭或其他严重情况。
“如果出现早搏,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去医院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以防悲剧的发生。”陶海龙提醒,一旦发现是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要立即接受治疗,消除各种诱因,防止早搏的频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