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不仅会得痛风还伤肾 但降尿酸要适可而止

2017年07月01日15:42

来源:大河健康报

提起尿酸高,很多人都知道会引起痛风,危害关节,甚至致残。但其实尿酸高还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甚至尿毒症。

12月3日,2016年河南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原血液净化论坛在郑州开幕。大会邀请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院士等全国多位肾脏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河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邵凤民等专家为大家带来近20场学术讲座。陈香美院士在讲座中提到,高尿酸血症全球发病率持续升高,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是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临床“第四高”,但是,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远远比前三高低得多。

尿酸高

不仅会得痛风还会得肾病

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迅速升高,分别是21.5%和11.92%,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8.4%~21.8%,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患病率偏高。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在古代被称为帝王病,忽必烈晚年就饱受痛风的折磨。之所以叫帝王病,是因为该病和饮食息息相关,只有饮食条件好的人,才有可能患上此病。现在,人们吃得饱、吃得好了,古时候的帝王病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啤酒、海鲜等食物中,都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嘌呤在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就是“尿酸”。人体内一旦尿酸生成过多或不能及时排到体外,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过多的尿酸沉积在关节、骨骼以及泌尿系统,就会形成结晶,最终导致痛风发作。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小的结晶还常常会沉积在肾脏,引起一系列可以危害肾脏的疾病。

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尿酸性肾结石,这是因为尿酸形成的微小结晶,沉积在肾组织,阻塞肾小管造成的。患者常常因为感染而出现疼痛和血尿,此类患者通常也伴有痛风。但可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症状,直到出现尿毒症甚至肾衰竭时才发现。

“当发现尿酸偏高时,一定要查肾脏功能,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陈香美院士提醒人们。  

出现不明原因疲倦和关节痛

要考虑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这与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患者的个人体质密切相关,不少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持续终生不发生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而有些高尿酸血症患者在发现尿酸偏高后不久就发生痛风。

如果出现疲倦感和关节疼痛,就要注意了,这很可能是一个信号,要及时到医院做血尿检查,看看尿酸高不高。确诊以后,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外加药物治疗,一般一两个月就能恢复正常。

但医生们在临床中却经常遇到对高尿酸血症诊治不当导致重度肾损害等严重后果的患者。如:不少人虽然发现尿酸高,但因没有不舒服的症状就不去就诊。一些医生忽视对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进行有关检查,不根据肾功能状况、是否有肾结石等选择恰当的降尿酸药物,不从根本上治疗高尿酸血症,而是长期服用有较强肾脏毒性的止痛药,在用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后,就停药并不再复诊,这些情况都应当引以为戒。

降尿酸不要过低过急

目前用于降低尿酸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另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陈香美院士说,尿酸是人的保护因子,过低的血尿酸水平影响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死亡率,影响人的寿命。所以,当出现高尿酸血症,进行治疗时,一定要记得复查,不要把尿酸降得过低。至于降到什么程度最合适,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

另外,降尿酸不能过急,特别是已经发展成为痛风患者的人群更是如此。因为降尿酸药物的作用仅仅是降低体内血尿酸,对缓解急性期钻心般的疼痛毫无作用,反而有诱发关节红肿热痛的可能。正确的做法是痛风急性期多以缓解疼痛为主,治疗一段时间后,可再选择降尿酸药物。

改变生活方式很重要

高尿酸血症是生活方式病,所以,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很重要。研究发现,饮酒(啤酒与白酒),大量食用肉类、海鲜(如贝类)、动物内脏,饮用富含果糖的饮料,剧烈运动,突然受凉,肥胖,疲劳,饮食、作息不规律,吸烟等均为痛风的危险因素。

预防高尿酸血症,首先要做的是纠正错误的饮食习惯,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食谱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多吃低脂、无脂食品和蔬菜,严格限制海鲜、肉类摄入,完全避免动物内脏、浓肉汤等,禁啤酒、白酒,最多喝一点红酒。

其次,多喝水,确保全天的喝水量大于2000ml,以便尿酸更多地随尿液排出。对于尿酸高的人来说,不渴时也要饮水,饮水的最佳时间是两餐之间、晚上和早晨。

最后,建议病人坚持运动,每天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肥胖者更要进行减重,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高脂血症“三兄弟”

治疗各有不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刘品明教授指出,高脂血症有“三兄弟”,降血脂单靠饮食控制未必奏效,还需配合药物治疗。

高脂血症“三兄弟”是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三兄弟”治疗都要采用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控饮食、减体重、锻炼、戒烟限酒等。

药物治疗方面,对于胆固醇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病人应遵医嘱服他汀类药物。高甘油三酯血症首先要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病情属轻、中度升高,检查数值为2.3~5.6mmol/L,则要以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主要目标。严重高甘油三酯患者,即空腹TG≥5.7mmol/L,应先考虑使用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或烟酸,以降低甘油三酯。对混合性高脂血症,治疗相对复杂,需听医嘱。 

丹参女贞子粟米粥

可降血脂补肝肾

□向峰

材料:丹参、女贞子各15克,粟米100克。

做法:丹参和女贞子挑选,洗净,同入砂锅,加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过滤去渣,将两次煎汁合并,浓缩到200毫升左右,备用。把粟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到粟米烂,调入丹参和女贞子煎汁,调和均匀,再用小火煮到沸腾即可。

功效:此方能在降血脂的同时滋补肝肾,适合各类型的高血脂患者。


(本验方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编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