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疾控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病得治 不能与腼腆内向混为一谈

2017-11-16 10:30 来源:齐鲁晚报

  “我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我有社交恐惧症!”生活中很多人把这句话当作口头禅,但在心理咨询医生看来,这只是他们给自己扣上的帽子而已。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些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而社交恐惧症则是一种疾病,会导致部分社会功能丧失,甚至可能导致网瘾、酒瘾、甚至毒瘾等后果。

  不敢接电话,也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

  “为了少看见人,我深度近视,但平时基本都不戴眼镜。”今年25岁的小吴已经受社交恐惧症困扰多年,“前一阵我鼓足勇气去商店买东西,店员跟我说话我太紧张了没听清,走出店以后才发现算错了价格,多收了我几十块钱,但是我犹豫了很久都不敢走回去跟她说,后来我自己哭了一顿,不是心疼钱,而是对自己绝望了。”

  “手机通话功能对我来说就是摆设,几乎从来都不敢接电话,接陌生人的电话都让我觉得痛苦”,小吴表示,无比感激网购的出现,但是还是不敢接快递的电话,“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快递都是发短信让取件,我心里就特别高兴。”

  这些年来,小吴一直都保持着披肩长发的发型,“这样我在外面的时候,头发可以遮盖着一部分脸,不然如果别人能完全看清我,我会感觉无地自容。”小吴坦言,其实也知道别人不是故意看向自己,但是对于自己落在别人视线里感觉都忍受不了。

  正因如此,亲戚都认为小吴很“孤僻”。“我也做过很多次尝试,强迫自己加入社交圈子什么的,但是最后都成为点缀别人照片的背景。我很痛苦,但是我也不愿意跳出这个让我痛苦的舒适圈。”小吴说道。

  父母要求过高或过于保护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朱君表示,这种恐惧主要是指在面对正常的社交场合,患者会表现出与周围环境、事物不相符合的恐惧、焦虑情绪。“其实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头晕、出汗,严重者甚至无法控制大小便。”

  根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美国社交恐惧症的患病率为13%左右,目前我国国内还没有类似调查数据。朱君表示,社交恐惧症的起因复杂,往往是多因素发展的共同结果。从大脑生化的角度,有学者认为社交恐惧症可能是这部分人群的大脑部分皮层、海马体发育不够完善所致。

  从心理角度分析,通常认为社交恐惧症患者严重缺乏自信,对自身要求很高,但是却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这和成长经历有关,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无论孩子做到什么程度,给出的都是负性评价,没有表扬的时候,让孩子心理严重受挫。”朱君说道,“另一个极端就是父母对孩子过于保护,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伤害,替孩子包办所有事情,导致他们缺乏锻炼。”

  此外,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社交恐惧症,或者幼年曾遭遇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等事件,也会增加孩子社交恐惧的风险。

  社交恐惧症与腼腆内向不能混为一谈

  社交恐惧症往往导致社会功能部分受损,甚至丧失。朱君在门诊中发现,其实很多辍学、有网瘾或酒瘾等物质依赖的人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

  “很多人把社交恐惧症与腼腆内向混为一谈”,朱君解释道,“腼腆内向只是一种性格,虽然在社交方面可能缺乏优势,但不会因此出现心慌、焦虑等过度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内向腼腆和外向活泼并没有优劣之分,两种性格在工作生活中各有优缺点。

  “我特别讨厌和陌生人说话,能打电话解决的问题绝对不会约见面,能微信或短信留言的时候绝对不会打电话,只想和熟悉的人交流,我一直怀疑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对此,朱君解释道,单纯从这种行为和心理上来看,并不算社交恐惧症,关健还要看这样做的原因。“有人是为了节省时间,有人则是回避型性格的体现,如果是后者,则需要调整一下心态。”朱君表示,现代社会中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很多人喜欢“能省事儿则省事儿”,不能将其定义为社交恐惧症。

  由于社交恐惧症患者内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恐惧并不合理,但是又无法克服,内心往往很痛苦。据介绍,社交恐惧症治疗的办法可分为心理辅导、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抗焦虑和抗抑郁)和认知行为治疗(包括暴露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社交恐惧症的就诊率不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家对其认知程度不够,不认为这是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朱君表示,社交恐惧症人群需要增加自信,因此我们应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并且欣赏他们的优点。而对他们自身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我接纳,允许自己在社交活动中犯错,不要害怕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克服社交恐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期的锻炼过程,要坚持。”朱君说道。陈晓丽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