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焦点图

记住这些校园欺凌的信号 及早干预抚平孩子受伤心灵

2017-07-28 10:25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魏浩

核心提示丨近日发生在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的“校园霸凌事件”,让不少学生家长再次紧绷起神经:当“校园欺凌”再次摆放在公众面前时,每个家长都对照校园欺凌的行为特征,回忆孩子的点滴过往。眼下,虽然没有更好的办法杜绝此类事件,但及早干预或疏导孩子,可有效防止问题扩大。因为在医生看来,孩子在小时候遭遇或实施过校园欺凌,将影响其整个青少年期的成长,甚至成年后的心理。

校园欺凌久被忽视

家长表示很后怕

“我家孩子可能也被别的孩子欺负过。”“昨晚我问孩子,他说在学校没人敢欺负他”……近日,记者就孩子是否反映过校园欺凌的问题,随机提问了几名小学生家长。结果显示,很多家长都为此苦恼过,其中又以低年级学生居多。

“孩子班里有个同学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我家孩子说之前也被这个同学欺负过,但是后来慢慢地,我家孩子却成了这个‘小霸王’的帮手。”日前,郑州一名四年级学生家长孙女士受访时说,起初她也曾注意到孩子放学回家不说话,爱给家人发脾气。“当时还以为是学习压力大,就给他买很多营养品和零食,但孩子每次都带出去很多,明显超出了他的食量。”后来孙女士了解到,自家孩子起初被同学欺负,之后经常给欺凌者送零食,才免遭欺负。回想到这些细节,孙女士说非常后怕,“当时真没往这方面(欺凌)想”。

今年上半年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也指出,近年来校园欺凌发生的地域范围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频次密集、数量很大。

校园欺凌现象,在国外也不鲜见。据日本政府2015年的一项调查,半数左右的小学生受到过欺侮,近四成儿童受他人欺侮或欺侮他人的经历均超过6次。

孩子遭受校园欺凌伤害会伴随很久

经过这次中关村第二小学的事件发酵,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校园欺凌不仅伤害孩子的肉体,精神上的伤害更严重,更难愈合。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心理行为中心主任段桂琴说,校园欺凌也是校园暴力的一部分,只是程度比较轻微。但在小学生的心理上,这些行为造成的伤害,却会伴随他们很久。对欺凌者来说,他通过这种行为,换来别的小朋友尊重和认可,从而获得自我满足感。久而久之,会让他逐渐滑入歧途。而对受欺凌者来说,这种伤害可能更大。“除了身体上的伤害之外,对心理的伤害不容小觑:孩子会想,为什么只有自己受欺凌,是不是哪些方面做错了?哪些地方不如别人?孩子会自我否定。而从长远来看,如果孩子经常受欺凌,又得不到家人和老师关注,就会逐渐变得自卑,不愿与外界接触。

为此,今年11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明确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学校和家长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警示谈话,情节较重的由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

记住这些“信号”及早发现孩子间的欺凌

虽然很多经历过校园欺凌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淡化了这些阴影。但在专家看来,小朋友在成为受害者之前,会有很多表现证明其会成为受害者,这是老师和父母在事件发生前应该关注到的。

而发现端倪之后,家长和老师及早进行干预,也是可以矫正的。段桂琴说,孩子间的欺凌等问题,只要大人重视,及时通过行为矫正、心理疏导等方法,绝大多数孩子可以恢复正常。

此外,还有专家指出,牢记这些信号,有助于家长及早发现孩子是否遭到欺凌:

1.孩子身体表面无故突然出现人为伤痕。

2.孩子的文具、鞋子、衣服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

3.孩子回到家常常带有沮丧情绪。

4.孩子突然不想上学,装病请假甚至逃学。

5.孩子突然出现失眠、噩梦等问题。

6.如厕习惯改变,非得等到回家才上厕所。

7.孩子有自我伤害倾向甚至自杀行为。

校园欺凌

主要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身心伤害的行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