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2020年 河南七成以上县区将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

2017-06-21 14:26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李晓敏

核心提示丨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数字显示,在我国,约每13人中1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但就诊率却不高。在我省,登记在册的重症精神病患者约30万人左右。而我省精神卫生工作的目标是,到2020年年底,70%以上的县(市、区)要设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的县(市、区),5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

误区 五成以上民众认为精神病不可治

43岁的陈女士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家人将她送到医院后便无音讯,再次联系上其家人已经是两年后的事情。

“约一半以上的民众会认为精神病不可治,因为有这种认知,所以部分人会觉得得了精神病就是得了绝症,便出现了遗弃行为。”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胡雄说,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在临床中,有1/3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诊断明确,是完全可以治好的,而且再发病的可能性也很小。还有1/3的患者当时治好了,但停药后,病情复发,再次治疗,还可以治好。此外,还有1/3的患者因为病情重、延误治疗等因素,确实不容易治好。

“治好的人,很多外人并不知道,外人知道的大多是治不好的这部分人,所以这便导致此种误区的出现。”胡雄说。

除了这种认识误区外,还有一些人认为精神病是由刺激导致的。而这在专家看来,也是一个误区。

胡雄说,引发精神疾病有多种因素,生活事件影响只是其中之一,此外,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本身的性格特征、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都是造成精神类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一旦患上精神类疾病,就需要终身服药?

“因病而异。”胡雄说,有些精神类疾病,治好后,可能需要巩固半年即可,有些可能需要再吃药巩固3~5年,当然也有部分可能需要终身服药。

数字约每13人中1人患有精神类疾病

“现代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不少人或多或少遭受各种各样精神疾病折磨。”胡雄说,根据2012年卫生部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共计1亿多人,相当于每13个人中就有一人。

在各类精神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为神经官能症,包括焦虑症、恐惧症等;其次为抑郁症,再次为双相情感障碍,又叫狂躁抑郁症,即时喜时怒;最后为精神分裂症。

来自省卫生计生委的数字显示,截至目前,我省登记在册的重症精神病患者约30万人左右。

不过,和这个庞大的数字相比,我省的精神科医生数量却显得很单薄。

“目前,我省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呈现短缺局面。”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我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只有精神科医师不足两千人,这相当于每10万人拥有不到两名精神科医师。

“现在正在进行转岗培训的有90多人。”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河南正在动员更多的医生加入到精神科医生队伍中来。

目标2020年,七成以上县(市、区)设有康复机构

昨天,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获悉,今年上半年,省卫生计生委、综治办等制定的《河南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显示,我省的目标是,通过定向培养、转岗培训等形式,有计划地增加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2020年年底达到2.8人/10万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要求安排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各地要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合理配置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探索并逐步推广康复师、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模式。

《规划》要求,到2017年年底,70%的乡镇(街道)建立由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残联、老龄等单位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到2020年年底,所有乡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

我省要求,服务人口多且市级机构覆盖不到的县(市、区)可根据需要建设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其他县(市、区)至少在一所符合条件的综合性医院设立精神科或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联合设立精神科。

我省的目标是,到2020年年底,70%以上的县(市、区)要设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的县(市、区),5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


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80%以上,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以上,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特别是命案显著减少,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依法及时得到强制医疗或住院治疗。

责任编辑: